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宗教专刊  >  经验交流

心底的“民族之家”

发布日期:2015-11-27

——来自青浦区少数民族联合会徐泾镇分会的故事

 

赵  鑫

背景:青浦区徐泾镇属于城郊结合部,总面积为38.16平方公里,现有9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1个社区管理中心。镇户籍人口2.9万,非本镇户籍人口达13万余人。徐泾镇现有回族、满族、朝鲜族等29个少数民族成分人口共1352人。

 

在青浦区少数民族联合会徐泾镇分会办公室的桌子上,有一盒盒的“联系卡”摆在桌子上让每一位少数民族同胞自取,已经发了多少盒、多少张,工作人员并不清楚,但是在徐泾镇的少数民族同胞心里,这张卡已经像心底的家一样永远无法抹去……今天就讲三个这样的小故事吧。

 

上海,虹桥机场。

一架从西宁飞来的航班刚刚降落。尽管是新春伊始,青海的藏族同胞诺日仁增一家却已匆匆告别亲人返回上海的家中了,飞机还未落地,他的心里已经安排好了接下来的行程:先去少数民族联合会徐泾镇分会,再去鞋厂,然后才是回家……。初春时分,上海的天气依然春寒料峭,但只要讲起青浦区徐泾镇的少数民族之家,诺日仁增的脸上就如同略过一阵春风,心里亦是暖意融融。

诺日仁增步履匆匆,出了机场,他直接来到了徐泾镇盈港东路1503号,这个地址,他已经烂熟于心,这个地方,他已经熟悉得无以附加。

走进少数民族联合会徐泾镇分会的办公室,他开玩笑地说:“今天,我是来找‘麻烦’的哦!”寒暄过后,他讲出了来意:再过几天就是元宵节了,他想到自己资助的3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也即将开学,他想购买一些文具用品送给孩子们!可是不同年级的孩子需要什么,诺日仁增着实犯了愁,他希望少数民族分会的工作人员能够帮助他一起做好这件事。工作人员愉快地接受了这件“麻烦”事,并表示了解信息后愿意代替诺日仁增去送文具,但是诺日仁增坚持要自己去看望孩子们。原来,诺日仁增夫妇已连续6年资助3位家庭贫困的孩子,每年的金额在2万元左右,并且他早已跟这些孩子成为了“忘年交”!

诺日仁增的家在青海湖畔,十几年前来到上海务工,进入了达芙妮鞋业公司,因缘际会,他爱上了同公司的汉族姑娘杨娟,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爱,他们一起在青浦区徐泾镇筑起了爱巢,建起了自己的小家。2001年他们开办了一家鞋厂,人数最多的时候员工人数达到了150多人,年利润达到200多万。

说起自己的生意,诺日仁增非常激动,他掏出贴身的小本子,抽出里面的一张小卡片,说:“这些年,多亏了有‘它’!”这是一张普普通通的卡片,名片大小,上面印着“青浦区少数民族联合会徐泾镇分会联系卡”,下面清楚地写着电话、地址和接待时间。

“十几年了,从我最初来到上海务工,到之后的创业,每次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是第一时间打通这个电话,来到这个地方,都是他们帮我解决困难,我觉得,这就是我心里的‘民族之家’啊!”

尽管已在上海生活了十几年,诺日仁增仍保持着藏族同胞特有的爽朗,与少数民族联合会徐泾镇分会的工作人员商量好为孩子们购买学习用品的事情后,他匆匆离去,听说,他马上要去鞋厂了解春节后的运营情况,两周后,他又将飞回青海,因为自己在青海湖畔投资的房地产项目即将开业……

据青浦区少数民族联合会徐泾镇分会的工作人员介绍,在区民宗办的支持下,到目前为止,徐泾镇已经建立起完备的少数民族服务体系,除了被诺日仁增带在身边飞遍全世界的“联系卡”外,还有一条服务热线、一个服务窗口、一本服务指南、八个“少数民族之家”、一支少数民族志愿者服务队等等。

 

上海,青浦区。

位于徐泾镇的回民公墓是72岁的顾华仙老人经常会来的地方,这里埋葬着她的公公、婆婆、大哥、二弟等8位亲人,每次来到这里,她都会待上很久,叙叙旧情,拉拉家常,讲讲近况……可是前不久她却有一件心事,一直不敢告诉亲人们。

众所周知,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千百年来都实行土葬,并演变成了回族等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实行殡葬改革提倡遗体火化时,国家民委和民政部就明文规定回族等10个少数民族保持土葬习俗不变。顾华仙老人的心事正是与此有关。

随着老人的亲人先后辞世,每一位都落葬在徐泾镇的回民公墓,1997年,她为了祭扫亲人方便,还特地从长宁区搬至徐泾镇居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年纪越来越大,但顾华仙老人的想法却有了转变。2013年,她终于下定决心与相关部门签订了遗体捐赠协议!这对于有着虔诚的伊斯兰教信仰的回族同胞来说简直不可思议。

同其他少数民族同胞一样,老人带着自己的心事来到了少数民族联合会徐泾镇分会。当大家都对老人的想法投来钦佩的目光时,老人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其实我很早就了解了遗体捐赠的情况了,却一直很矛盾。不过,我相信,我的亲人们会理解我、支持我的,我也希望他们能这样做。”从顾华仙老人平静的脸上实在很难想象当初做这样的决定时,她内心曾有过激烈地斗争。走出徐泾镇分会的办公室,她信心满满地回了家,相信她的心事已经化解得无影无踪了。

“虽然回民公墓已经今非昔比,条件非常好了,我的亲人们大都也落葬于此,可是我觉得遗体捐赠是更有意义的一件事。国家的政策好,各级政府和工作人员也都尊重我们回族同胞的风俗习惯,但是我觉得,我们的思维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带着这样的想法,老人还经常在晨练时,向其他人宣传遗体捐赠的重要意义。

 

内蒙古,大草原。

这是回族同胞冯红无数次梦里回到的地方,那里曾是她的家,是她和丈夫恋爱、生活的地方。十几年前,丈夫不幸罹患癌症,二年后竞抛下她撒手人寰。2000年,带着对故土的眷恋,冯红带着婆婆和一双儿女南迁,回到了丈夫的家乡——青浦区徐泾镇,尽管举目无亲,但这却是丈夫的遗愿。

环境陌生、语言不通、气候不适……,就连孩子们的学习也由于教材不同而困难重重。“当时,我很想放弃,很想回到家乡去,但是一想到这是他的心愿,我决定再难也要坚持!”如今的冯红,再次讲起当年的情形,仍旧眼眶湿润,“其实,我很幸运!幸运的是,我落户在徐泾镇!”

原来,在冯红来沪定居后不久,有一天,居委会得知了她的少数民族身份后上门沟通情况,临走时留下了一张名片大小的“联系卡”,没想到,这小小的卡片对冯红一家却派上了大大的用处。在她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她看到了卡片背面印着醒目的几行字:“亲爱的少数民族同胞们:如果您有政策问题需要咨询,有困难需要帮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给予您最真诚的帮助!”“这是真的吗?他们真的可以帮助我吗?”尽管半信半疑,冯红还是拨通了卡片上的服务热线电话,从此,冯红快乐地融入了徐泾镇少数民族的“大家庭”,居委会、孩子们的学校老师都上门关心他们,邀请他们参加“民族之家”的各种活动,如今,她已经是少数民族联合会徐泾镇分会的副会长了。冯红原是一名眼科医生,来沪之后,这一技之长始终没有找到发挥的舞台,当她被这样一个少数民族大家庭的亲情所感染之后,便希望自己也有能力可以帮助他人。于是,在每一次少数民族志愿者进社区的免费医疗咨询活动中都少不了她的身影。因为她耐心细致、服务到位,得到了病人及其家属的高度评价。

“任何一个少数民族兄弟姐妹都是我们的家人。”这是徐泾镇分会的服务宗旨。多年来,无论徐泾镇分会换了多少负责人,这个宗旨始终没有改变。虽然工作人员不多,但是分会有一支近百人的少数民族志愿者服务队,依靠这支队伍,徐泾镇分会将自己的服务之手覆盖到了镇上每一户少数民族家庭,每一家少数民族企业,乃至每一位汉族同胞。哪里需要他们,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志愿者们做义工,帮忙赶制奥运旗帜;在2010年世博会期间,少数民族志愿者们上街发放宣传资料、制止乱停车行为、引导车辆和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纠正乱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每一位志愿者都很珍惜能够参与志愿活动的机会”,徐泾分会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因为这不仅仅是一次联络交流的机会,是情感的归属,更重要的是,每一次活动都让少数民族同胞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奉献社会、回馈社会,为促进社会和谐做了一点贡献。

 

(作者:市民宗委法宣处挂职干部)(责任编辑: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