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宗教专刊  >  论坛

社会责任是宗教信仰的核心内容

发布日期:2015-11-26

陆晓文

 

在最近几十年来,国内不同形态和内容的宗教信仰如水银泻地,迅速扩张,不仅被官方认可的五大宗教及其机构、传播,即原有官方认定的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机构、信仰内容和传播方式迅速扩张,而且这五大信仰中的各种流派、甚至变异的众多派别也纷纷登台,通过各种渠道与方式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还有属于中国特色的二个状况是,一是由于中国历来是一个各种自然崇拜成风的国度,具有几千年的漫长历史,形成了特殊的信仰体系与方式,不仅中国的道教与这种信仰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他几种外来宗教不同程度上也受到它的影响而变形。这样的结果使得一些信仰体系的内涵非常纷繁多样,从而不仅导致了众多从以上五大宗教衍生出来的奇异宗教学说与团体,这些教义与团体往往以五大宗教的某一种为名头,套用其中的某些教义表述方式与概念,并使人误认为这些异教学说是五大宗教中某一宗教的流派,在当下中国,尤其以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名头臆造宗教组织和教义的为多,光怪陆离,不可胜数,而且也产生了具有强烈中国本土特征的信仰形态。另外一个具有中国特点的是,中国的儒学传统在中国的各种宗教信仰形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儒学是否可以作为宗教,国内外的结论不一,但是,中国现有各种信仰形态中均受到儒学内容的影响,这是学术界公认的。此外还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在中国的世俗社会中,往往会利用宗教的名义,即什么“宗教搭台,某某唱戏”,许多地方政府与机构手段多样地将所谓宗教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纳入到城市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对外文化交流、招商引资和旅游开发等整体规划中,名义为继承和弘扬传统宗教文化、丰富和繁荣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实际上是为现实利益为目标,把宗教信仰的本质搞得不伦不类,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甚嚣尘上,充满了宗教信仰都鄙视的铜臭气味,扭曲了宗教本身的真正意义和作用。

尽管以上各种现象导致了中国宗教传播、实践的种种现象,甚至出现了一些怪诞不可思议的现象,使得很多人对中国宗教信仰的现实颇为担忧。但宗教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悠久的社会文化现象,作为诸多文明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其存在和发展,并为众多信徒或人们接受,一定有它的深层次原因。在现代人类生活中,宗教信仰已经成为其他意识形态之外相对庞大而稳定的文化体系,深刻影响人们思维和行为方式。尽管到目前为止,对宗教社会作用的评价和结论各不相同,甚至差异甚大,但必须指出的是,无论是何种宗教,只有具有、传播、承担和履行实现社会责任的宗教才能蔓延长久和广泛流传。而目前出现的一些仅以教主个人信仰或功利主义为核心的宗教信仰方式,一定不会维持长久。即使可能建立了某种宗教信仰教义、制定教义规定宗教信仰行为,但是如果这些教义和行为缺乏社会责任或者不履行这些责任,这样的宗教形态也是不会长久的。

一、社会责任是宗教实现社会功能的支柱

从历史上看,现有主要宗教在历史上曾经都是由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地到全球的。有些宗教甚至是通过极其艰难的过程和途径发展至今。而支撑和实现其发展与传播的核心,就是这些宗教具有的强烈社会意识和责任,并把这些责任作为履行宗教教义的必要实践和义务,把社会责任作为个体自我修炼和获得救赎的主要方式。这一现象的存在,是宗教目前社会功能和地位的基石。

社会功能一般是指某一社会系统或社会现象在维持社会秩序、保护社会系统正常运行方面所具有的影响力。宗教作为社会历史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各方面发生密切的关系,并由此产生重大影响。如宗教具有最强烈的特征之一,就是它的社会认同功能。宗教通过共同的信仰,使信众具有了共同的、超越世俗的、神圣的价值观,有助于形成个体对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使宗教组织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同时,宗教信仰使社会规范神圣化,达到对信众行为的高度整合。宗教运用信仰、情感、仪式等手段,尤其是运用教规戒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遵守教规的自觉性要比遵守道德规范的自觉性更强,越是虔诚的教徒越是自觉。宗教信徒参加的宗教活动是社会交往的重要途径。宗教交往用信仰的纽带把教徒紧紧联系在一起,使他们彼此认同,感觉彼此属于同一群体。宗教的这种社会整合功能使处于不同社会地位、有着不同利益需求、有着多种社会角色的个人和团体能够在一个社会中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整合功能是宗教社会功能的核心。宗教文化的广泛传播,也使不同文化、不同人群得以交流、沟通,从而达到相互了解、理解和谅解。而信仰中使得教徒能够遵循实现的核心就是信众认可并纪律性的社会责任。

从现有的主要宗教形态中,都非常明显地看到相关的社会责任,如天主教中的社会正义、人格尊严、保障公共利益和个人权利的原则、提升全人发展的原则、优先关爱穷人的原则、和谐合作,共同建爱的文明等包含了众多的社会责任。具体如天主教本着耶稣基督“你们常有穷人同你们在一起”的教导(《新约·玛窦福音》26:11),特别希望在整个社会中优先照顾穷人。早在1891年《新事》通谕颁布之际,天主教就呼吁“尤其应该将提高贫穷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根本而言,社会正义的核心就是要保证贫穷者的利益。贫穷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就不可能有社会正义可言。就是这些原则构成的社会责任,成就了天主教的广泛性和社会性,成为制定各种规则的原则基础。

最近标准普尔道琼指数公司(S&P DJI)宣布推出「S&P500天主教价值指数(S&P 500 Catholic Values Index)」,誓言遵循二零零三年美国主教团订定的“社会责任投资纲领(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ment Guidelines)”,以达到管理经济资源、对抗贫穷、重视人权与坚守天主教伦理等目标。根据报道,该指数包含约九成的S&P 500指数股票,但不投资涉及色情、干细胞研究、武器制造、军售、童工,以及其他非永续发展的企业,并已有基金公司提供相关金融商品;美国芝加哥总教区也决定依照此指数之设立原则,重新调整教区投资项目。同样伊斯兰金融均不投资被视为“邪恶”的营业活动和商品。除立意甚为良善,这些金融规则具有宗教道德含义外,其实还具有非常实用的意义。S&P500天主教价值指数本身即涵盖约九成的S&P 500指数股票,也容许避险商品和衍生性金融交易,既保证了指数基本面的稳定可靠,规避金融风险,同时也获得了较大的操作空间。

在世界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中,伊斯兰教最为年轻。 伊斯兰教产生时,佛教、基督教都已突破其发源地的禁锢,向周边甚至更远的地区传播,并在这些地区拥有大批的信徒。这二者走向世界的过程几乎均在其自身痛苦挣扎了近三百年并仰赖世俗权势的扶持才得以酝酿成熟。而伊斯兰教则在其创始人穆罕默德在世时就显示出勃勃生机,孕育着向外夺取生路的锋芒,并在其后的短短时期内,就冲破了西亚、北非等地的犹太教、基督教势力,成为这些地区居民永久信奉的宗教,并以西亚、北非为中心,伊斯兰教辐射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世界性的宗教。伊斯兰教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宗教,一个重要的关键就是伊斯兰教教义中的社会责任。穆罕默德在饱啜苦水中体味到团结就是力量,而要拧成一根绳就必须对所有的信士一视同仁,绝不可有高下之分。他多次强调凡穆斯林皆为兄弟,主张“信士与迁士,如墙上之砖,互相维系,人们在安拉面前一律平等”,这种平等的观念突出地体现在朝觐期间,所有的人,不分等级贵贱均穿着同样的服饰,做着同样的祈祷,那是在真主的护佑下,各人种、各民族享受兄弟间手足之情的充分例证。这种平等的观念也同样体现在清真寺的布局中。在清真寺,没有为富人特设的位置,所有参与礼拜的信士均按“先来后到”的秩序排列,他们的鞋子都放在一起,有穷人的破旧布鞋、草鞋,富人的擦得油光锃亮的皮鞋,它们没有贵贱之分,正如它们的主人一样。在安拉面前没有尊卑、主仆之分,大家都是真主的信徒,进天园的机会均等。而且伊斯兰教奉行最先行善者最先进天园的原则,真主最喜爱的是最虔敬的人,而不问其肤色、种族。这种人人平等的观念无疑给那些贫苦无权的下层人士以一种心灵的安慰,吸引着他们选择伊斯兰教,求得人格上的平等。这样的宗教教义,毫无疑问是具有社会责任的集中体现。

二、道德伦理是宗教信仰行为规则的核心内容

任何一种宗教传统,其教义一定会拥有对信仰者的伦理要求,几乎所有宗教所提倡的扬善抑恶往往就是社会的普遍伦理道德,在几乎享有的一切教义教法中,众多内容都是与社会伦理密切相关的,有些甚至就是社会伦理道德规则直接使用。

在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小到衣食住行,大到敬主爱圣、忠君爱国、维护和平,都为穆斯林规定了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你们中最优秀者,乃是你们中道德最高尚者”。某种意义上,伊斯兰教就是一种道德,一种道德规则,归纳起来集中反映在真主与人、人与人和人与其它被造物之间的关系上。

伊斯兰教的善恶报应说主张善恶报应,也就是因必有果、行必有酬。一切行为都会得到相应的赏罚,行善者进入天堂,作恶多端者罚入火狱。行善由此成为伊斯兰教社会责任和伦理主张的核心。而善行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是:履行拜功,为主道而奋斗;孝敬父母、善待近亲、和睦邻里、怜恤孤儿、款待旅客;以自己的善行对待他人的恶意,以明智宽恕的态度忍受他人的无端伤害,消除人们之间的仇视,代之以和睦。对于穆斯林伦理道德的基本取向而言,行善戒恶是通向真理之路,也是最终的目标。    佛学,是一个在信仰最终价值取向上与基督教、伊斯兰教有明显不同的宗教,但是在教义的核心内容中,同样包含众多社会的一般道德伦理。如《古兰经》强调:“真主确实是仁慈的”,《圣经》云:“神爱世人”,而佛云:“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教人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做好人,进而将真诚爱心推广至天地万物,与一切不同空间维次的众生,和睦共处、互敬互爱。在佛教中“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和敬”等词的使用频率非常高。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修心,也是为人之道、社会人伦。一切时一切处,无论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只需用一个“真诚心”,有人对待我不真诚,欺骗我、侮辱我、陷害我,而我对他只有一个真诚。一味真诚,学久了就受用,心安理得。学清净心,不受染污。修平等心,修觉而不迷,修大慈悲心,如何落实?落实就是“看破”,明白了,就“放下”,恶念放下、杂念放下、所有一切不善放下,不善的言语放下、不善的行为放下,你自然就“自在”。在日常生活当中“随缘”,才真正体会到,“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因为一切皆缘,发生的一切都是帮助我、教导我消业障,长智慧。因此人的行为必然自然诚敬谦和。这同样是社会伦理要求的体现。

在自然崇拜和被称之为“迷信”的许多信仰中,,也同样存在众多的社会道德准则。在自然崇拜特征最为明显的道教中,社会道德伦理也同样极为明显的存在,并成为教义的核心部分。著名道家著作《太上感应篇》中的内容就是一例。所谓“感应”指善恶报应,由天地神鬼根据世上人们的所作所为给以相应的奖惩,以 “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十六字为纲,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观念。接着指出人要长生多福,必须行善积德,并列举了二十六条善行和一百七十条恶行,作趋善避恶的标准,最后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作结。《太上感应篇》首先宣劝了26个善举,如:“不履邪径,不欺暗室”、“忠孝友悌,正人化己”、“济人之急,救人之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昆虫草木,犹不可伤”、“积功累德,慈心于物”等等,教导人们树立慈善信念,并以此心为人处世。倘若人人之心皆慈,人间之举皆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还有什么理由不和谐呢?“行善积德”当属化解一切不和谐因素的良方。《太上感应篇》所竭力主张去除的170个恶行涉及世人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有关个人品行、家庭、经济、政治和对自然界的态度等,林林总总,面面俱到。在个人品行方面的恶行有:“以恶为能,忍作残害”、“知过不改,知善不为”、“讪谤圣贤,侵凌道德”、“耗人货材,离人骨肉”、“乘危迫胁,纵暴杀伤”、“斗合争讼”、“贪冒于财,欺罔其上”等等;在家庭方面的恶行主要有:“抵触父兄”、“用妻妾语,违父母训”、“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无行于妻子,失礼于舅姑”等等;经商的恶行有:“短尺狭度,轻称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等等。为官的恶行有:“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赂”、“妄逐朋党”等等;对待自然所犯的恶行如:“用药杀树”、“诃风骂雨”、“无故杀龟打蛇”等等。以上的行为规范比今天的有关法律还要详细,比今天的伦理道德还要严格。今天的一切行为都决定明天的结果,天上地下的神明看着,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何其明显!

三、简短的结论

综上所述,宗教不是离开或脱离现实社会的东西,是活生生的社会现实需要的再现。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普遍行为准则和道德要求,是构成宗教教义原则、目的、行为方式、意义和修炼方式的决定性内容。宗教的目的往往或者必须通过世俗行为的通道才能到达。宗教教义与一个国家政治、文化、法律、历史和社会生活的众多准则不是矛盾冲突的,相反,宗教教义中的众多规则与规定是从现实社会的历史实践总结中提取出来的,是人们经过长期生活实践而体验结论的结果,因此宗教的社会责任由此往往与一个社会或国家认可的主流道德准则、行为方式与价值体系相似、类同和一致。

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对已经具有千年以上历史的各个传统宗教来说,在这样的新型社会制度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当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课题。但是有一点相同的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法律规定和道德伦理规范与现有宗教中规定的社会责任有相当多重合的部分。这是宗教形态在一切世俗国家中可以存在的基本前提,也是宗教可以在中国社会主义国家中存在的主要理由之一。强调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道德理论的宗教由此也往往可以成为一个国家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平衡器。

因此,一个好的信徒应该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信徒,而不是一个只顾自己修炼和救赎的人。对社会漠不关心,不重视服事他人的工作,就很难体现真正的宗教精神。关怀社会是宗教信仰的传统,服事他人是宗教信仰的本分,一个宗教信仰者,就应该在世上作光作盐,荣神益人。
  因此,宗教信仰的社会责任构成与一个社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虽然并不等同,但也不是毫无干系,只要愿意认真对待和细致研究,就会发现两者之间其实有着颇多相通之处。只要在这种相通之处下功夫,就能把“天上之国”与“地上之国”很好地连结起来。真正的宗教信徒应该模范言行,弃恶扬善,揭示生命内在的真善美,从而彰显其信仰教义的伦理道德形象。

因此,一个宗教信仰中的社会责任内容,信徒社会责任的履行程度,是衡量这个宗教信仰是否能够与其存在的社会中受到社会民众尊重认可的基本前提,也是衡量一个宗教是否具有生命力和合法性的基本前提。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