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真诚帮扶民族同胞 前进中的上海民族工作(解放日报)

来源: 上海民宗 时间:2015-03-27
2015-03-20 04:52:47 来源: 解放日报

71岁的回族老人达庆熙,1995年来到上海,本想陪上海籍爱人待两月就回老家,没想到一待就是20年。"上海真是一座海纳百川的城市。"老达感慨,"我一个少数民族退休老头,根本没什么后台,来了几个月就被邀请加入居委会,第二年就办理了上海户口。"

在寸土寸金的静安区核心地段,石门二路街道给老达设了一间工作室,名为"达庆熙志愿者工作服务中心"。这是上海首家以少数民族同胞名字命名的社会组织,在街道的培育和扶持下,中心帮助许多来沪少数民族融入城市生活,及时化解了许多不必要的民族误会。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上海少数民族人口已达27.56万人,其中外来人口17.75万人,民族成分从1953年的22个增长到2010年的56个。上海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比例不断提高,民族工作社会化的管理服务也越来越深入人心。

引导来沪人员适应城市生活

"刚来上海时,全上海也没几家拉面店。"老达告诉记者,来开拉面馆的大多是青海和甘肃的回族群众,他们对上海的情况并不熟悉,容易和周边居民、城管发生摩擦。譬如,上海推广液化气,他们习惯用煤饼。"对刚从西部来的少数民族同胞,遇到矛盾,我们都要将心比心,引他们往高处走。"老达表示。到了2000年以后,拉面馆如雨后春笋般开张,仅老达所在的石二街道就开了三家。

"这些远道而来的朋友,要想有更好的发展,教育是重中之重。"在静安区民族联兼职时,老达帮助过不少来沪少数民族同胞协调小孩借读问题。"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借读非常困难,静安区的教育资源那么抢手,但手心手背都是肉,上海站得高看得远。"

此外,上海整合社区单位、企业、学校、医院、社会组织等各类资源,尽最大努力为生活在社区的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多样服务。譬如,静安区政府购买服务,每年免费给拉面馆女同胞体检;石二街道还为每家拉面馆送上两份报纸,帮助他们了解上海。

真情实意帮助少数民族发展

上海各相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真情实意帮助少数民族同胞发展。在浦东新区花木街道,六大分社区成立了六个少数民族联络组。近五年来,街道每年投入民族工作经费15万元、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创建经费10万元、少数民族发展基金100万元,重点改善民族之家、少数民族儿童快乐读书室等设施,使少数民族群众不出社区即能找到归属感。

在徐汇区龙华街道,依托街道信息化平台建起覆盖全社区的民族工作电子信息台账,实现了对少数民族服务对象的动态管理、工作资源社区共享;闸北区彭浦新村街道则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吸引多个公益组织进入社区,为少数民族居民举办各类服务活动,增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根本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康中学是一所以藏族学生为主、藏汉合校的寄宿制民族初级中学。相邻社区的居民十分关爱这批藏族孩子,热心肠的阿姨们时不时叫他们一起吃饭,把少数民族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深切感受到"上海也有一个家"。

"随着高学历少数民族人口大量涌入,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文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这与上海产业发展急需高素质人才的要求相吻合。"市民宗委党组书记赵卫星说。

少数民族人才集聚,也为上海各项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上海的艺术院校培养出著名的回族表演艺术家达式常、配音艺术家童自荣、作曲家陈钢等;科技领域也有不少杰出代表,如回族有机化学专家蒋锡夔、满族手外科专家顾玉东、朝鲜族火箭专家李相荣、维吾尔族长江学者翦知湣、满族电力工程专家白同朔……

建设乡亲们满意的民心工程

改革开放以来,在千万少数民族人口走向中东部地区的同时,全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向民族地区。上海将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帮扶工作视为己任,2009年至2014年,上海共在新疆喀什、西藏日喀则、青海果洛,云南红河、文山、普洱、迪庆四州市,贵州遵义等民族地区无偿投入资金107.8亿元,实施项目3043个,重点支持新农村建设,帮助当地实现减贫目标。

近年来,市民宗委牵头帮助独龙族、德昂族、瑶族等人口较少民族同胞发展,投入资金超过1亿元。云南的独龙江乡,每年有一半时间因大雪封山与世隔绝,长期以来独龙族同胞保持着原始生活。市民宗委牵头和相关部门共同帮扶,帮助他们实现了从山上到山下的整体搬迁,种上了草果、重楼等特色经济作物。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种种原因,往往"藏在深山人未识"。上海多方协助对口帮扶民族地区,先后推动萨迦古城、珠峰旅游、宗山抗英博物馆、泽普金湖杨5A级景区等项目建设,帮助设计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推动将民族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2014年8月15日正式上演的《江孜印迹》,是西藏首部县级层面的大型原生态实景剧,改变了当地"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传统旅游发展模式,促进江孜县从"旅游过境地"转变为"旅游目的地"。

在医疗卫生方面,上海重点帮助喀什第二人民医院建成七个学科医疗中心,提升医疗水平至三甲医院标准;在教育方面,上海在对口民族地区建立了大中小学校"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帮助提高民族教学水平;在科技方面,2009年以来,通过来沪挂职交流、专业培训和在当地开展技术培训等形式,为对口民族地区培训12万余人次,投入资金1.9亿元。

赵卫星说,我们在喀什莎车县吾达力克团结农场投入100多万元,建设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当地百姓和牲畜饮水难。从此村民再也不用到几公里以外去挑水喝,都说这是一项"最好的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