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大课,诗韵四方。曼行国道,直通阿勒泰! 发布时间:2024-05-28
2024年5月17日
“道中华”视频号播的一堂课突然火了
教室里坐着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讲台上站着的是蒙曼!
“道中华”边疆行
“曼行国道·219”
蒙曼在参加中国民族报主办、道中华承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道中华”边疆行“曼行国道·219”活动
以车队行进的方式
从广西东兴出发
终点新疆喀纳斯
车队走到广西崇左大新县这天
蒙曼为硕龙镇中心小学学生
上了这堂《我们的国》的“大”课
蒙曼老师说
她是来念“三字经”的——“道”“国”“家”
从“曼行国道·219”活动讲起
介绍跨山越海“我们的国道”
描绘江山如画“我们的国”
述说四海一心“我们的家”
△公开课海报
将诗词变成了画
“同学们,我从这一点划一条直线
距离是多少公里?”
沿着中国边境线修建的三条国道
蒙曼重点介绍了硕龙镇
与正在行走的219国道的起点、终点
以及与北京市的直线距离
蒙曼老师祭出了一套“历史风华”
与“字字珠玑”的“组合技”
刘禹锡《竹枝词》
北朝民歌《敕勒歌》
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
以及王维《使至塞上》四首诗词
分别描写中国南北西东四方景象
带领生长的西南边境的小学生们
通过“诗游”中国
她讲南方
讲“银钏金钗来负水”
还讲岭南连绵起伏的丘陵山川
鬼斧神工的喀斯特地貌
讲“三月三”盛典上戴银帽
穿花裙的壮族小姐姐
举手投足间银饰叮当作响
△蒙曼老师讲解描写中国南方的《竹枝词》
她讲北方
讲“敕勒川,阴山下”
还讲一马平川的草原
风吹草低的山坡
牛羊忽然出现了
远处隐约飘来悲凉的歌声
或许是鲜卑语或敕勒语
那是远征的人唱着思念家乡的歌
△蒙曼老师讲解描写中国北方的《敕勒歌》
她说东方
说钱塘江大潮“来疑沧海尽成空”
潮水像把整个大海都卷了起来
发出了万鼓齐鸣的声音
天有点泛青
浪潮是深蓝色
忽然出现了一个勇敢的小伙子
立于潮头之上
举着一面鲜红的旗
正是“弄潮儿向涛头立
手把红旗旗不湿”
人在天地之间
人的精神又在宇宙之上
△蒙曼老师讲解描写中国东方的《酒泉子·长忆观潮》
她说西方
说北雁南飞时
一位官员从长安出发
沿着河西走廊出差去凉州
像一根草一样
被风吹着就飘出了汉家的边界
恰似“归雁入胡天”
眼前的大漠长长的一横
孤烟是大大的一竖
一横一竖,一天一地
正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蒙曼老师讲解描写中国西方的《使至塞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从来不是属于哪一个特定的民族
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我们的国道”到“我们的国”
再到“我们的家”
蒙曼老师还讲授了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的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以及岑参《送人至安西》中的名句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蒙曼老师讲解述说家国情怀的诗词
硕龙镇中心小学所在的大新县
地处广西西南边陲
聚集着壮、汉、瑶、苗等15个民族
其中主体民族壮族占97.04%
该县与越南高平省下琅县
重庆县山水相连
边境线长43公里
有刚刚申报成功的国家一类双边性口岸
——硕龙口岸和岩应、硕龙、德天
三个边贸互市点
△硕龙镇中心小学所在的大新县位置示意图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家乡,让多少游子魂牵梦萦
即使离开也长久依恋
“所谓保家卫国意义就在这里”
蒙曼说
“他为祖国拼命不是为了封侯
是为了家,为了爱
为了我们珍惜的一切”
△硕龙镇中心小学学生聆听硕龙镇边境检查站民警讲解国界碑知识。蓝丽利摄(图片来源:人民网)
硕龙镇的孩子们
家就在边境附近
他们从小熟知界碑故事
给界碑描过红
走过巡边的路
亲身去感知过祖国的伟大
家园的美好
是小小的爱国者
△硕龙镇中心小学学生给843号国界碑描红。(图片来源:大新县人民政府)
从“我们的国道”到“我们的国”
再到“我们的家”
蒙曼老师通过简单易懂的讲解
让孩子们知道
爱国、报国这样的“大”词并不神秘
它就体现在我们身边的一件件小事之中
和蒙曼一起去阿勒泰!
△每年六月,新疆阿勒泰地区牧民就会开始一年一度的夏季转场之路,牧民们骑着马赶着畜群,从春季牧场向夏季牧场徐徐前行。(图片来源:中新网)
△布尔津县禾木村的清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蒙曼在课上说
219国道的终点是喀纳斯
就在新疆阿勒泰布尔津县境内
“曼行国道·219”
是国家民委2024年重点文化传播项目
“道中华”边疆行的特别企划
“道中华”将邀请3位网友
加入“曼行国道·219”
后续阿勒泰路段的行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