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大城,北京城市更新中几代人的梦想与征程 发布时间:2024-07-10

  开栏的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这一重要讲话,不仅丰富了城市民族工作的政策意涵,更使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的工作理念和实践路径愈加明晰。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支点,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即日起,“道中华”将选取不同区域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案例,通过真实、生动的日常生活故事,介绍各族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幸福城市的实践经验,展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新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理念。

111.jpg

  ▲北京故宫落日晚霞美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22.jpg

  ▲故宫老照片。(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北京,一座因“都”而立、因“都”而兴的超大型城市。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从雄伟壮观的古建筑到充满现代气息的商业街区,从深厚的文化底蕴到诱人的美食特产,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333.jpg

  ▲清朝时期,朝阳门外大街街景。(图片来源:北京CBD之窗)

444.jpg

  ▲朝阳门外关厢大街老照片。(图片来源:北京CBD之窗)

555.jpg

  ▲如今,北京CBD高楼林立。(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古往今来,这里一直是中华各族人民的繁衍交融之地,这里凝聚着中华民族共有的记忆,一页页崭新篇章也从这里开启。

 

  01 运河古镇中的“六小村”

  通州张家湾是京杭大运河的起点,自辽金以来,因潞河通运和通惠河的开凿而逐渐发展为水陆要津。明代时,作为“漕运襟喉之地”,南行船只以张家湾为起点,北往船只也停泊于此。

666.jpg

  ▲通州漕运图,通州区图书馆藏老照片。(图片来源:“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人民政府”官微)

777.jpg

  ▲张家湾城门,通州区图书馆藏老照片。(图片来源:“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人民政府”官微)

  靠着运河起点的地利,张家湾繁荣兴盛了数百年。清代戴璿曾作诗《柳荫龙舟》赞叹通州运河盛景:“长夏浓阴分柳色,满江瑞霭护宸游。丁宁陌上还培植,不是河桥送别秋。”直至清末,受运河改道影响,张家湾的漕运经济日渐衰落,小镇也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888.jpg

  ▲张家湾遗址。(图片来源:“文旅通州”)

  随着城市副中心建设有序开展,北京市级行政中心迁入通州,环球影城落成等一系列契机给张家湾古镇带来了新机遇。

  如今,在通州北运河畔,一处建筑工地正紧张施工,这个名为张家湾“六小村”的棚改回迁项目点,承载着各族居民的热切期盼,也是这座古镇迈向新篇章的契机。

  2023年,“六小村”项目正式启动,涉及张湾镇下辖张湾镇村、唐小庄、南许场等七个村庄1700余户家庭,成为通州区近年来棚改工作惠及各族群众最多的一个项目。

999.jpg

  ▲大运河北京通州段。(图片来源:求是网)

  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待迁各村同步组织村民签约、领号、选房,在空间规划上初步完成各族群众的互嵌式生活格局构建。

0111.jpg

  ▲张家湾六小村安置房效果图。(图片来源:北青社区报)

  未来,张家湾会有很多发展可能,古镇也将掀开新的篇章。

 

  02 特色美食街里的共富密码

  如同张家湾这样的变迁,在北京这座超大城市里一直在上演着。

  紧邻着城市副中心的常营,因明初大将常遇春屯兵扎营而得名。常营回族乡辖区内有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36个民族的群众。每到节假日,这里的美食街总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热闹场景。

  特色美食街不仅见证了常营的快速发展,也让各族群众有了“常赢”的美好期盼。

  变化的齿轮启动于2000年北京市实施第一条绿化隔离带建设,常营乡自此搭上农村城市化快车。2006年,旧房拆迁腾退和绿化工程完成,回迁居民回到了面貌一新的常营。

0222.jpg

  ▲常营老照片。(图片来源:“首都绿隔”官微)

0333.jpg

  ▲常营乡连心园社区。(图片来源:“首都绿隔”官微)

  让居民富裕起来,共享发展成果,是发展的核心。常营乡以乡集体资产运营公司为依托,按照“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原则,实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集体资产的“按股占有、按股分红”。

  在“村改居”过程中,常营乡逐渐拓展了多种集体经济模式,引导各族居民形成互嵌共生的新格局。

  2019年以来,常营乡持股居民开始每年享受股份收益,常营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23年常营乡集体经济总收入28784万元,每股分红增至280元。

  以此为契机,长楹天街、陆港城、华联商场等商圈得到了“一盘棋”式的发展。民族风情街景观亮化提升工程的实施,也使风情街更具风情。

  同时,常营乡还支持新疆墨玉县产业扶持项目500万元,帮助萨依巴格乡和阿克萨拉依乡顺利脱贫摘帽,走向共同富裕。

  在城市化进程中,各族群众不仅经历了居住空间的整体改善,也完成了家庭生计模式的多元拓展,为构筑各民族和谐共生社会注入活力。

0444.jpg

  ▲民族家园社区活动。(图片来源:常营街道)

  如今,在北平和平解放的五里桥遗址旁,常营乡各族群众以“常赢”为愿景,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一起讲述着“爱你·常营”的幸福生活故事!

 

  03 牛犇犇·和合牛街2.0

  如果想要了解北京城市发展,深度体验一番老北京人的幸福生活,很多人会推荐——牛街。

  牛街在辽代叫做“柳河村”,曾是唐幽州城和辽南京、金中都城的中心,清代康熙时期更名为“牛街”。这条北起广安门内大街、南至白广路大街的街道走起来并不长,却是北京市最有名citywalk线路地标之一。占地面积1.44平方公里的牛街,生活着汉、回、满、蒙古、维吾尔、朝鲜等28个民族。近年来,牛街街道坚持“和合社区”发展理念,通过党建引领促发展,政策统筹建机制,精准服务惠民生,以文化人树品牌,持续孕育出和合文化,以特色活动培育各族群众的家园意识,以精细服务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积极推动“和合社区”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落地。

0555.jpg

  ▲社区邻里节——东里便民服务大集。(图片来源:“北京牛街”官微)

  以前的牛街多是街巷狭窄的胡同,低矮破旧的老房连街成片。为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牛街一期危改工程于1997年正式开工。在街道组织动员下,牛街各族居民主动配合、积极响应,短时间内完成腾退再安置工作。2001年,牛街新大街正式竣工通车。随着危改、房改工程按期收工,社区居民开始陆续回迁。搬入新家,身边居住的还是老邻居,旧时邻里关系网络并未因社区改造而打破,反而为人们增进交往交流提供了新空间。

0666.png

  ▲垃圾分类“新时尚”变“新习惯”。(图片来源:“北京牛街”官微)

  牛街大街拓宽正式通车初期,连接多个社区的十字路尚未设置红绿灯设施。这里每日汇聚南来北往的车流和人群,尤其是路口西边的小学有近半数学生都住在牛街东里社区,成了孩子们上下学的必经之路。在社区党委倡导下,牛街东里社区几位党员主动请缨成立“夕阳红接送队”,确保孩子们上下学路上的交通安全。

  “牛街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让人难以割舍,可爱的孩子们更是让人时刻惦记着。”2004年,一位名叫刘焕焕的志愿者自退休后便加入接送队,坚持志愿服务,初衷始终不变。如今,她已是满头银发的古稀老人,但志愿服务热情不减,每天仍会前往街头路口志愿值守四十分钟,守护每一个孩子的安全。

  王静华阿姨今年68岁,是社区九号楼的党小组长、楼管会成员。每逢社区组织活动,她总是带头参加,大家亲切地称呼她“王老师”,体现了社区群众对她发自内心的认可。每到春节前,社区就楼道里堆放杂物现象组织专门清理活动,王阿姨总是一层一层挨家挨户询问情况,劝居民清理自家的杂物,恢复楼内清洁卫生。为了能让楼内环境更加优美,王阿姨跟楼管会成员商量,找来油漆把一层大厅粉刷一新,鼓励邻居们共同维护楼院居住环境。

0777.jpg

  ▲街区志愿者。(图片来源:“北京牛街”官微)

  青少年是社区生活中最有活力的群体,也是城市发展的未来。2024年伊始,牛街“牛犇犇”青少年共治共享成长营正式开营。街道和社区利用寒假时间共同开展系列活动125场,讲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然科学原理、人工智能编程等内容。通过“小手拉大手”方式,吸引青少年家庭参与社区活动和社区建设,惠及青少年群体2500余人次。

  “和合社区”是牛街街道城市民族工作的创新实践,是街道多年来因地制宜,把群众工作融入民族工作,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推动地区“干群和合、民族和谐、邻里和善、家庭和美、文化和乐、社会祥和”的“和合社区”家园共建的工作模式。

  (作者简介:高旸,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新时代深入推进民族社区互嵌式治理的实践逻辑”(项目编号:CSQ23030);中南民族大学学术创新团队经费资助项目(项目号:XTS2401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