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项目介绍|陀螺 发布时间:2024-11-04
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定于 2024年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
本届运动会遵循“平等、团结、拼搏、奋进”的宗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服务全民健身战略作为重要目标,充分展现新时代新征程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勇拼搏的精神风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本届运动会涵盖花炮、珍珠球、木球、蹴球、毽球、龙舟、独木漂、秋千、射弩、陀螺、押加、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民族武术、民族式摔跤、民族马术、民族健身操、攀椰竞速和表演项目共19个赛事项目。即日起,“上海民宗”微信公众号将陆续推出以上项目介绍,敬请关注!
陀 螺
陀螺又称“打陀螺”“打老牛”,在云南、贵州、湖南、广西、福建等地区开展较为广泛。陀螺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1926年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灰土风岭发现了距今4000多年的文物,其中就有陶制的小陀螺。
陀螺是一项两队在比赛场地上,从守方旋放陀螺开始,由攻方将自己的陀螺抛掷,击打守方陀螺,将守方陀螺击出比赛场区或比守方陀螺在比赛场区内旋转的时间更长的比赛项目。比赛只计攻方得分,以当场比赛的累计得分决定该场胜负,得分多的队为获胜队。比赛一般采用非金属平头陀螺。鞭由鞭绳、鞭杆组成。鞭绳不得用金属材料制作,其粗细不限,鞭绳长度男子为6米,女子为5米(不得少于2米),鞭杆长度不超过0.6米。
资料图:陀螺比赛
1995年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首次将打陀螺列为竞赛项目,2003年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更名为“陀螺”。陀螺运动的对抗性、技巧性、趣味性很强,是一项具有全面健身价值的体育活动,对于提高力量、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