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项目介绍|民族武术 发布时间:2024-11-04
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定于 2024年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
本届运动会遵循“平等、团结、拼搏、奋进”的宗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服务全民健身战略作为重要目标,充分展现新时代新征程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勇拼搏的精神风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本届运动会涵盖花炮、珍珠球、木球、蹴球、毽球、龙舟、独木漂、秋千、射弩、陀螺、押加、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民族武术、民族式摔跤、民族马术、民族健身操、攀椰竞速和表演项目共19个赛事项目。即日起,“上海民宗”微信公众号将陆续推出以上项目介绍,敬请关注!
民族武术
中国武术在国际上被称作“功夫”,是由踢、打、摔、拿、击、刺等动作构成的攻防格斗技术,按照一定的运动规律组成套路和对抗两种方式。武术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用以锻炼身体和自卫的一种技能,被视为中华文化之精粹,又称国粹。民族武术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狩猎或战争中发展起来的,有着鲜明的传统文化特性。先民们最初习武是为了对抗凶猛的野兽,以求得自保,后来武术又成为了一种军事技能,现在民族武术已经集健身活动和表演技艺功能于一体。
资料图:民族武术——女子拳术比赛
民族武术比赛项目包括拳术、器械、对练三种,分为男子组和女子组。传统拳术分为:一类(形意拳、八卦拳、八极拳);二类(通臂拳、劈挂拳、翻子拳);三类(地趟拳、象形拳);四类(查拳、华拳、花拳、炮拳、洪拳、少林拳等);其他类(除一、二、三、四类以外的各种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拳种)。传统器械分为:单器械、双器械、软器械。
1991年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首次将民族武术列为竞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