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宗教专刊  >  观察思考

为佛寺回归本位点赞

发布日期:2015-11-26

 刘元春

一、开启佛寺的“心灵之旅”,是个好创意

2015年6月20日,端午节,早晨7点多,在“百度”佛教新闻时,首先看到的是“中国首家夜间参访寺院上海玉佛寺端午开放”的报道,细看之后,精神为之一振。随即打开链接的“玉佛寺觉群直播空间”,欣赏了时长8:55分钟的“禅心夜境”宣传片,片尾文告申明:“2015年6月20日起,上海玉佛寺推出“禅·夜”夜间游览公益活动。市民、游客可于每日傍晚17:00—21:00免票进入玉佛寺参观游览、礼佛,并参与其中书法、茶道、香道、禅修等各项活动。”文告中说:“书法抄经、品茗闻香、禅修减压……为了方便都市白领能够在工作之余参观礼佛、体验寺院的庄严氛围,在忙碌之余红尘暂歇、心灵减压,感受佛教文化的力量。”

玉佛寺制作的“禅心夜境”宣传片中,贯穿着女主人公寻求精神安顿的这条主线。从女主人公闹市中徘徊的情景开篇,“我从哪里来,又要去哪里”的画外音伴随着踟蹰的脚步,走进钟磬响起的寺院,一幕幕如诗如画的图景中,焦虑转换成喜悦,沉重转化成轻盈……我们推想,游客在“禅林漫步”中依次了解佛教建筑、造像、法器等文化艺术特点,以及它们所表达的佛教信仰体系内涵,有了基本的知识概念之后,进入“禅修体验”、“诵经祈福”的具有一定宗教情趣的内在体验,再配以“佛学沙龙”、“抄经悟道”的共修交流,语默动静之中,感受人生之美,让一天的喧嚣烦躁有个休歇处,让一时的忧伤抑郁有个宣泄点,甚或让几多的迷茫失落有个皈依处;最后,在“香道”里看云卷云舒,在“茶道”中想花开花落,纾缓身心,达成自在,步入新生活。

试想,那些远道而来的游客,那些难得清闲的老人,那些身心疲惫的年轻人,无论是信仰与否,无论喜好如何,他们经历这四个小时的耳闻目睹与身心体验之后,起码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信仰有个最基本的认识,积累了知识,提升了情趣,轻轻松松的来,高高兴兴的去,一来一去之间,多了一次生命的体验与时空的穿越。——这才是“旅游文化”的真谛,才是“宗教文化旅游”的应有之义。“禅心夜境”公益活动内容丰富,可以说是一次由表及里的“文化之旅”与“心灵之旅”。

多年来,面对名山大寺高价门票、庸俗功利的做法,越来越遭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诟病,政府管理部门也在积极引导,希望佛教寺院等宗教场所要回应社会的呼声和要求,逐步取消门票经济,回归宗教信仰与文化本位,敞开大门,广结善缘。因为牵扯方方面面,全部取消一时还难以做到,正引发教内外广泛的思考。据说,玉佛寺方丈觉醒法师针对每天寺院关门后尚有不少游客失望而归,以及部分市民希望免费参观,不少“新上海人”特别是青年白领们下班后期望有个“静下心来”的地方等现实问题,近年来已经多次倡议尝试合适的形式回应与满足大家的要求,经过审慎思考,集思广益,缜密安排,选择在具有丰富传统文化内涵的端午节,开启了这一具有首创之功与深远意义的“禅心夜境”公益活动。我们知道,玉佛寺现在正处于刚启动重建修复阶段,千头万绪之中“自我加压”,毅然推出将要持续付出巨大心力的“大举措”,实在难能可贵,更是一种十分有益的探索。

二、积极回应社会需要,是人间佛教的精神品格

关照现实,回应社会,尽力而为,恒顺众生,正是人间佛教的精神品格和价值取向。中国佛教就是在不断回应社会现实需要,而适时和适度调整自己信仰理念与实践方式,进一步修正与完善起来的。魏晋南北朝佛教学派的产生,隋唐五代佛教宗派的创立,它们的分流、分化、兴衰,无不是因由于时代因缘之聚合,不断调适、调整的结果。近现代以来,人间佛教的风生水起,特别是太虚大师的佛教改革运动,就是伴随着社会的大变革,试图藉由大环境的善缘增上,促进佛教变封闭为开放、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勇于担当起社会责任,发挥佛教特有的社会作用。所谓“特有的”社会作用,是基于宗教并不能解决所有社会问题,同时也不可能扮演着各种社会角色的认识,希望发挥宗教在人文关怀、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特长,服务于社会人群。

佛教寺院是佛教信仰活动的中心,起到组织引导信徒开展健康的信仰活动以及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领导作用。同时,佛教界基于人间佛教思想,素有积极入世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与实践力量,佛寺也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挥正能量的载体。随着新一代年轻佛教领袖们的积极努力,佛教界既具备了比较成熟的宗教活动管理能力,又具有相当坚实的物资基础,为更加积极的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致力于“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太虚大师提出并建构落实人间佛教的“菩萨学处”,指出“真正的大乘佛教实行到民间去,使佛教成为国家民族、世界人类需要的精神养料,佛教当然就可以复兴。不过、这里所说的,最要紧是实行表现出来,不仅是空口说白话,或以笔墨写成的文字。”当代的星云大师也一再提出,所谓人间佛教就是“佛说的、人要的、净化的、善美的;凡是有助于幸福人生之增进的教法,都是人间佛教。”而且,认为“佛教一旦离开了生活,便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佛法,不是指导我们人生方向的指针;佛教如果不能充实我们生活的内涵,那么佛教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

在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不同社会阶层人士的诉求也是多样的。就佛教信仰群体而言,不同生活背景和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对佛教、佛教寺院内的信仰活动的期待,也是千差万别的。但是,也有共同点,那就是期待寺院不能如商业场所,信仰活动不能成为商品交换,应当彰显其神圣性,具有高雅的情趣、文化的内涵、人生的启迪、信仰的净化。根据以往的调查,目前以上海为代表的大都市里,希望到佛教寺院参与有关传统文化活动的人群涉及社会各阶层,其中有较高教育背景的中青年人越来越多。就居士群体看,呈现出如下特点:1、中青年人依靠他们的能力和活力,已经成为居士群体的组织者和主导力量。2、高学历者凭借科学的理论思维方式理解佛学,他们的言行,在信仰活动中产生重要影响。3、企业老板与高级白领,经济实力和社会能量成为他们“弘法”的基础,强化了他们在信仰活动中的影响。4、新上海人大多是大学毕业后留在和进入上海工作的中青年人才,他们中不少人到寺院参加佛教文化活动成为业余生活的重要内容。这一群体接触或者信仰佛教的目的是复杂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想了解佛教,学习佛教知识。这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居士初入佛门的基本目的。在参加寺院研修班的学生中,占三分之一多属于想学习佛教知识而后皈依佛教的。他们因此与以往的居士不同,对教学要求很高,理辩性很强,不盲从。2、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寻求群体归属感。新上海人群体中的信仰者普遍认为,身在异乡很孤独,工作之余希望有群体生活,能够得到一定的安慰和帮助。参加佛教文化与信仰活动成为结交朋友的机会,而且能够增加彼此的信任感。3、期求佑护,寻求精神激励力量。这是最基本的信仰意识,也是宗教信仰的一般特点。社会变化不断,工作、爱情等的难以把握,给精神意志的巨大压力和冲击力,促使他们都希望从佛教信仰活动中得到释放和安慰。这是很现实的。4、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中青年人,他们直接生活在现代化、信息化的前沿,贴近各种社会思潮,因而也对社会发展、人间百态、生命价值等体会的更加真实。他们希望从相关的群体活动中,帮助自己打开另一扇精神乃至心灵的大门,让自己更加自信和坚强,并能激励自己积极的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期待佛教信仰文化品味高,参与社会公益意识强,是当前上海都市佛教突出的特点。多年来,有关寺院举办的学习班、文化沙龙中,参与者踊跃,就是这一现象的反映。这对佛教寺院及其活动的转化与提升,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三、构筑心灵驿站,是佛寺回归本位

人是精神与物质的有机体,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诉求是自然而然的。人不一定都要有宗教信仰,但不能没有健康的人生信仰。包括宗教在内的人生信仰,能使我们的生命有质量有格调。宗教信仰,也被称作“灵性生活”,它赋予生命的终极关怀;宗教场所,成为“心灵驿站”,可以给生活带来精神愉悦。佛教寺院最本质的意义在于能够构筑社会人群的精神家园,是人生情感与信仰得以演绎的心灵驿站。佛教寺院开展有益的社会性教育、文化、慈善等活动,立足于非功利性、能够助益社会与人生的志向,才能具有持续与普遍的“摄受力”和影响力。

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人类动机理论》中提出,人的基本需要可以归纳为生理、安全、交往、尊重和自我实现等五类。其中,生理需要是最低层次的,其余的分别是心理的、相互交流的、成就的,都属于精神生活需要的范畴。多层次的精神生活需求,正是人类一个特有的属性。然而,时下精神疾病的流行,正在越来越逼近我们的生活。

    人的精神疾病,根源在于人生信仰价值理念的缺失与变异。从价值观念和人的根源性关系方面看,人的信仰可以说是人之为人的最基础性和最根本性的,处于整个价值观念的“始基点”和“原生点”的地位。人类的信仰不能脱离民族文化传统,或者说难以摆脱传统文化的信仰体系。信仰传统使人类社会有了连续性和同一性发展,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与再创造自身的文化密码,赋予人类生存精神上的秩序感和意义感。任何社会,都决不可能完全破除和断弃其传统而另外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文化系统。信仰是多元的,一个开放的社会需要多元的信仰。信仰不就是宗教信仰,但宗教信仰在传统文化信仰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思想构成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成为熔铸中国社会传统信仰的基石。传统宗教信仰活动,也是当代社会人群寻求精神归属与社会认同的途径之一。                 我们知道,宗教的社会功能重在人文关怀等精神层面。从社会学的视角,宗教虽然也能在物质层面给予社会人群以帮助,但其在精神层面的特殊功能应当成为有关社会人群获得“社会支持”的着重点。就当今社会现实而言,宗教能够给予人们社会支持主要在以下几点:

首先是心理功能。人不仅是物质存在,也是精神存在;不仅是理性存在,也是情感存在。压力与困惑,幸福与快乐,都是心灵对现实的主观反映。很多人对人生的种种不幸与压抑,需要通过宗教的途径来求得慰藉。在今天,“宗教颠倒的幻想”形式里也有着美好内容,宗教的自律与操守,更是其服务社会主义的切入点。

其次是道德功能。宗教曾在理想主义普遍失落、功利主义到处泛滥时期,是一种保持信念道德的精神生活方式。社会不能没有法律,更不能没有道德,法律与道德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道德是法律的基础,防患犯罪行为于前;法律是道德的保障,惩罚犯罪行为于后。宗教劝人为善的精神,是宗教影响社会生活最重要的功能。一个民族的精神产生于文化,文化的灵魂体现于道德,道德的支撑在于信仰,而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要简单排斥宗教道德的合理成分,特别是对宗教价值伦理观中的和平平等、弃恶从善等等,我们都要尊重。

第三是文化功能。在许多以宗教为文化传统的国家中,抽去宗教就等于没有文化。中国文化也是如此,如如中国语言中的“世界”、“实际”、“体会”、“觉悟”、“平等”、“解脱”、“想入非非”、“不可思议”、“燃眉之急”、“回头是岸”等等,都产生于佛教。宗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又要吸收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当代社会。“宗教是文化”的理念,将使人们更全面地理解宗教的丰富内涵,为信仰者、研究者、管理者提供互相合作的舞台。

当然,终极关怀是任何宗教的最基本特质,是宗教发挥持久魅力的根本所在,是宗教信仰的精神内核。其实,不惟是宗教,即使没有什么宗教信仰的一般人,也都难以回避“终极关怀”的问题。生命何去何从,生存的理想形态和生命的最终价值是什么,时时萦绕着人们的心灵。这实际上是关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大问题。作为富有人文精神特质的中国佛教,针对现实人生的痛苦与解脱,倡扬“自净其意”,注重基于“因缘观”与“因果律”的“无相忏悔”,就是引导人们面对现实问题,要首先善于理性的反思;同时,提倡“众善奉行”,倾向在济世利人的善行中,培育与净化心性,进而获得生命良性的转化。佛教寺院的最大功能,就在于通过富有人文关怀的信仰与文化活动,激发人们主观能动性,抚慰心灵,转化生命,达成身心的解脱,进而彰显生命终极价值。

近现代以来,佛教界高僧大德以及社会各界仁人志士们,鼎力改革的初衷,无不在于针对佛教界信仰价值错位和人文精神失落的衰微不振,而呼唤回归佛教本位,起到化世导俗的积极作用的。太虚大师提出“人成即佛成”,极力推行人间佛教,就是要纠正和改变佛教寺院沉迷于“经忏佛事”的那种“死的佛教”,革除自我封闭、抱残守缺的弊端。一生致力于“新佛教运动”的巨赞法师,他认为中国佛教界要想落实人间佛教,立足于服务国家和社会,就必须“先立乎其大者”,就是要有宏大的志向,具有担当和责任意识,为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为国家的富强繁荣和人类的文明发展,戮力前行。

因此,无论从文化发展的视角,还是从服务现实社会人生的向度,佛教寺院回归本位,兴利除弊,充分发掘与适当运用佛教人文精神与资源,尽力为社会大众安身立命提供一个特殊的“心灵驿站”,让人们多一条追求尊严和幸福的途径,多一个人生幸福快乐的支撑,都是值得尊重和赞赏的。所以,我们为上海玉佛寺开启“禅心夜境”旅游公益活动,为他们实践人间佛教理念,为他们回应社会需要、回归佛寺本位,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