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宗教专刊  >  论坛

慧明-继承优良传统 服务社会建设

发布日期:2016-07-26

4月22日至23日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后,玉佛寺、静安寺、龙华寺等上海部分寺院及时组织僧职人员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5月下旬,市佛协部分班子成员参加了国宗局举办的“佛教、道教界学习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专题研讨班;6月上旬,上海佛学院举行了专题学习讲座,本市兄弟宗教院校的政治辅导员参加了观摩听课。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上海佛教界对时隔15年后再次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的高度关注。党中央就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宗教工作,提出了重要的纲领性意见和一系列重要指示,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宗教工作指明了方向,令人振奋,备受鼓舞。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了对宗教界在团结凝聚信教群众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引领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宗教团体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下面我结合上海佛教和佛协工作谈三点认识和体会:

一、继承佛教优良传统,坚持中国化方向

任何宗教都是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佛教自传入中国始,两千多年来,都始终自觉地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相协调,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相适应。古代著名高僧道安法师指出“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充分说明了佛教与国家的鱼水关系。近代史上,太虚、圆瑛等高僧大德的一言一行都充分展现了佛教界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赵朴初居士、真禅、明旸长老等大德高僧,团结和引领佛教界,为中国新时期佛教事业的振兴、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以及恢复寺院、培养僧才、弘扬佛法、开展对外交往等作出了大量卓有建树的贡献。

新的历史时期,佛教也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必须对佛教思想、教规教义进行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服从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引导信众自觉把佛教教义中倡导和平、爱国爱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知恩报恩的理念融会到日常生活中,这既是佛教自身存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后学也应遵循前人的足迹,珍惜当下国家、社会和教界繁荣稳定的良好局面,继续高举爱国爱教旗帜,秉承慈悲济世的大乘精神,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自觉地以实现人间净土为己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二、响应宗教走出去战略,发挥佛教服务国家作用

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宏伟蓝图的倡导者,佛教信仰作为“一带一路”国际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佛教、包括上海佛教界,如何继承和发扬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优良传统,联系当下国际形势,与时俱进、迎接挑战、锐意进取,开创上海佛教事业的新局面,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佛教的生命力在于与社会发展“同愿同行”。佛教思想倡导“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世法出世法兼融并举,同本土文明交互融合,与社会发展同步而行。

“佛教教义崇尚和平、主张觉悟、倡导慈悲,引人向善、正行修德、润泽世风,在传承延续中促进了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上海佛教界去年与台湾佛教界合作、共同举办了“海峡两岸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暨普利十方水陆空超荐大法会”,超荐为维护民族独立而牺牲的将士和惨遭屠杀的无辜民众和一切亡灵。“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其影响广泛、意义深远。作为亲历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之一,我深感上海佛教界可以继续加强与台港澳地区佛教界的交往,通过联合法会、佛学研究、慈善探索等实质性的切磋交流,联络感情、增进了解和理解,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促进沪港澳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上海佛教界的地域优势和特殊作用。

同时,还要积极阐扬佛教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的文化对话与交流理念,不断开拓上海佛教走出去格局,讲好中国佛教故事,致力于与世界各国佛教界之间的友好交流、联谊协作,切实发挥对外交往活动在努力增进上海与世界各国及台港澳地区佛教界之间的友谊、理解和互惠方面的纽带效应,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外交大局,为世界和平、促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作出积极贡献。

三、加强团体自身建设,增强协会组织能力

上海市佛教协会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佛教界广大四众弟子的桥梁和纽带,“政治上可信、作风上民主、工作上高效”是党和政府对团体领导班子的工作目标与要求。作为上海佛教协会的负责人,我要与协会班子成员一道精进奋发共勉,以对佛教的坚固信仰,以自身的不懈努力,承担起弘法利生、有益国家民族的重任。

首先,要强化自觉、自律和自强意识,深入致力于以信仰建设为核心、以道风建设为根本、以教制建设为基础、以人才建设为关键、以组织建设为保障的自身建设。加强经典教义研究,坚守正道、引导正信、实践正行,自觉弘扬佛教正能量,努力成为新时期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积极推动者和引领实践者。

其次,要充分发挥上海佛教协会联系全市广大四众弟子和各道场、区县基层佛教协会的作用,充分发挥区县基层佛教协会联系、协调、整合本区县佛教寺院、道场资源的优势,倒逼和推进市佛教协会认真落实市佛协章程所赋予的各项职责、权利和义务,转变工作思路、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要更加关注上海佛教界自养经济的健康有序推进,为上海佛教的文化事业、教育事业、公益慈善事业,提供可靠的经济保障;充分关怀广大四众弟子和社会大众的需求,为广大四众弟子的修学佛法、生活养老、提升造诣等,搭建更好更多更坚实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