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团队 发布日期:2020-11-03
学术带头人:
晏可佳
上海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宗教学会会长。
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当代宗教问题、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宗教学理论、基督宗教和琐罗亚斯德教等。先后出版《祆教史》、《中国天主教简史》、《中国天主教》等专著;译有伊利亚德《宗教思想史》、《比较宗教的范型》、《克尔凯郭尔日记选》等;主编《中国宗教与宗教学》(2009)、《宗教理论前沿》(2016)、《宗教探索文集》(多卷)等;发表“新时代推进我国宗教健康发展的战略与思考”等论文。
2000年以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宗教渗透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首席专家),以及部委办以上委托课题二十余项。担任上海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当代中国宗教问题研究”首席专家(2009-);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宗教和民族热点问题研究”首席专家(2014-);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专家小组成员;中央政法委专家、中国反邪教协会专委会成员、上海市反邪教协会副理事长。
1995-96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00-01福特基金会亚洲研究项目访问学者(孟买大学);获德国DFG、KAAD资助,在慕尼黑大学从事学术交流;获加拿大大使馆SACS项目资助,在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所从事短期研究。
中心科研人员:
张湛
男,研究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2008年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取得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实宗教问题。
目前任研究室副主任。出版译著两本:《西方二元灵知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灵知派与神秘主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祝逸雯
女,助理研究员,2013年于香港中文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兼任中国宗教学会道教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荣誉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和专长为中国本土宗教研究,尤其是道教科仪史、道教和民间信仰及其与当代社会的关系。
发表《郑思肖<太极祭炼内法>研究——在法师身中完成的济度仪式》《道教仪式在当代社会中的变化——上海城隍庙的太岁法会》《上海正一道教过关仪式初探》《从一场法会看“互联网+”时代的道教》《略谈道教的世俗化问题》等论文,另有待出版译著《图写真形:中国传统道教视觉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和《梦道华山》(合译)。
杨纪伟
男,助理研究员,2013年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获得法学硕士学位,研究领域涉及宗教与国际关系、互联网宗教、比较政治学、反恐问题等。
在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发表《现代化视阈下的宗教中国化内涵》(科学与无神论)、《非洲宗教极端主义与非洲安全治理机制》(国际研究参考)、《论对当前我国互联网宗教事务管理难点的法治回应》(宗教与世界)等论文8篇;主持横向委托课题、内部立项课题4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部级、厅局级委托课题4项。
王乐
男,助理研究员,中共党员。2015年于上海大学取得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涉及中美关系发展、世界宗教与国际关系、哈萨克斯坦国家认同建构、新兴宗教、互联网宗教、宗教法治化与中国化等领域。
曾参与2015年度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报告的撰写,先后承担上海基督教互联网社会服务研究、都市佛教公益慈善的实践困境与发展策略等中心预研究课题,并撰写专题专报若干,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理论月刊》、《党政研究》和《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杂志》等刊物发表论文。
郑马利
女,助理研究员,2022年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曾由复旦大学派往意大利罗马慈幼宗座大学学习,并取得哲学学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宗教社会学、宗教人类学、世界基督教等。
发表论文“十字架神学在亚洲的新发展——评竹林的《马丁·路德与佛教——苦难的美学》”,译有“五旬节运动简介”,“泰勒的世俗化理论——理解西方思想的关键——评查尔斯·泰勒的《世俗时代》”,“评查尔斯·泰勒的《世俗时代》”。参与Encyclopedia of Global Pentecostalism词条撰写,担任PentecoStudies 同行评议 。
李依臻
女,研究实习员,中共党员。2020年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涉及宗教与国际关系、天主教研究、欧洲社会文化研究等。
2015-2016年、2018-2019年两次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赴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意大利米兰圣心天主教大学学习,已出版《纸上威尼斯》(文汇出版社,2019)、《艺术中的经典文学形象与故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童年的秘密》(江西人民出版社,2020)等多部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