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于西欧的马克思主义,何以在中国“活”得更好? 发布日期:2022-08-1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时代精华”

马克思主义自19世纪问世以来,从欧洲走向了全球,不仅活在社会主义国家,也活在全世界。但在不同国家,马克思主义介入现实的程度、塑造世界的能力是大不一样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度、认可度是大不一样的,马克思主义的地位、贡献是大不一样的,因而“活着”的品质也是大不一样的。马克思主义“活”在了全世界,却唯独在中国“活”得更好。

诞生于西欧的马克思主义,何以在其故乡“活”得艰难,沦为边缘性的社会思潮?为何唯独在文化精神迥异、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中华大地深深扎根、繁荣兴盛,活出了高品质?这提醒我们,马克思主义能否与各国各民族实际相结合,能否实现民族化、本土化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因此必须重视文化精神的维度。作为外来文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前提是先图存活、再图发展。存活的前提是文化精神融通契合,不产生排斥反应,发展的关键是解决各民族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文化精神相斥的两种思想是很难融通汇合、扎根生长、开出理论新枝来的。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之所以能够深得中国社会精英群体和普通大众的认可,恰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相通的,正如艾思奇所说“中国民族和它的优秀传统中本来早就有着马克思主义的种子”。比如,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正义社会的追求,与中国历史上“等贵贱均贫富”“耕者有其田”的追求是高度契合的;马克思主义关于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忠报国、先国后家”的思想也有契合之处;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第一、改造世界的品格,与中华传统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经国济民、经世致用”的思想是高度契合的。19世纪50年代初,正是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农民运动的考察,马克思预判中国将走向“中国社会主义”,将建立“中华共和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融通汇合的理论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时代精华。马克思主义以真理的力量激活了古老的华夏文明,赓续千年的中华文脉得以再度焕发青春;中华文明涵养了马克思主义赖以扎根生长的文化沃土,来自异域的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重生。比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汲取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百姓心为心”的民本理念;全面深化改革,体现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变革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秉承了“道法自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之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吸收了“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和合智慧,等等。

如何理解“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中国精神”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含义,“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个重大论断也应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理解。

从狭义来理解,这里所说的“中国精神”有特定的指向,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吸收了这些精神元素、传承了这些精神基因。

从广义来理解,这里所说的“中国精神”是指当代中国思想。“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个重大论断来源于马克思的经典论断——“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这里所讲的“精神”,绝不是狭义的精神,绝不是说哲学是西方那个时代的个体主义精神、自由精神、法治精神的精华,更不是讲哲学是西方社会的奋斗精神、创新精神、牺牲精神或所谓伦敦精神、巴黎精神的精华。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语境中,“精神”与“思维”“思想”这些概念常常是通用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意指哲学是每个时代思想上的精华。“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意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思想的精华,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凝结了党和人民的实践经验。

(原载于2022年8月10日“上观新闻”,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