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图”结向未来|回顾市民族宗教局的2023 发布日期:2024-01-09
作别2023年,迎来2024年。
回首过去这团结奋斗的一年,上海统一战线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厘清底层逻辑、总结工作规律、完善制度机制、打造工作品牌、构建叙事体系。
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浦江同舟”推出《“图”结向未来》专栏,让我们通过一张张照片,回顾2023年的工作点滴,总结收获、展望未来。
今天,我们一起回溯市民族宗教局的2023→
一、 “海上论道”高峰论坛举行
由国家宗教事务局指导,市委统战部、市民族宗教局主办的“海上论道”高峰论坛以“爱国爱教 进而有为”为主题,聚焦“我国宗教教义教规的中国化阐释”,邀请全国宗教团体负责人、上海宗教界代表人士以及宗教研究领域专家等齐聚一堂。
其间,上海各宗教团体共同发布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联合倡议书。本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分别举办了五场平行论坛。
“海上论道”是由市委统战部、市民族宗教局于2020年联合推出的宗教工作品牌,2023年,在讲经讲道交流活动的基础上,整合各方资源,开展主题征文,培育宗教中国化教育实践基地,打造更具显示度的上海宗教工作载体,集中展示上海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二、政治引领
组织民族宗教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围绕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政治引领,以报告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面向民族宗教界人士的宣讲工作,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组建青年宣讲团赴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宣传讲解。
贯彻落实全国、上海市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市民族宗教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与市宗教团体联席会议在赵朴初旧居组织联组学习,举办市级宗教团体主要负责人暑期学习交流会,开展宗教界代表人士国情考察等,凝聚共识,推进发展。
三、送福百万家
本市宗教界积极参与为民实事工程
上海统一战线送“福”百万家为民实事工程通过新春佳节向广大市民赠送“福”字、春联等,在浓浓年味里传递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全市佛教、道教界春节期间累计向广大市民、游客赠送“福”字、春联、门贴130万份,联合举办“吉祥迎新春 祝福到万家”活动,寺庙宫观举行迎新春赠“福”字公益活动,有的现场书写“福”字和春联,有的与消防宣传相结合,有的随报纸送到全市各个家庭,助力市民过一个幸福、温馨、祥和的春节。
四、“家在上海”
打造温暖的城市名片
顺应各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趋势,推出“家在上海”主题实践活动,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欢迎民族地区各族群众。通过地校共建、结对认亲、社区融入等途径,搭建学习教育、亲情关爱、志愿服务等平台,帮助来沪各族群众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推动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族群众在上海真切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和家的温暖。
五、有形有感有效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本市利用丰富的红色阵地、文博资源、改革开放场景,在全市范围内打造了3个国家级、32个市级、129个区级基地组成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体系。
在“道中华之美 耀民族之光”上海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上,为获得命名的基地颁发了证书,上海博物馆、东华大学、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金山区博物馆、黄道婆纪念公园等以各种形式生动诠释习近平总书记“我国辽阔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科学论断。
六、规划先行
支持本市宗教团体加强宗教人才队伍建设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培养是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一个关键问题”指示精神,以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为根本任务,制定了支持本市宗教团体加强宗教人才队伍建设五年规划,推进各宗教团体制定本宗教五年人才培养计划,探索形成宗教人才综合评价体系,明确宗教人才教育培训指标,举办宗教界代表人士研修班,组织宗教界中青年骨干培训、全市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轮训,建立全市宗教人才数据库,开展首届全国宗教界先进表彰,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培养更多合格爱国宗教人才。
七、多措并举
市区联动提升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水平
贯彻落实《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举办专题培训班,编制宗教活动场所综合管理备案表。召开现场会,稳步推进宗教场所法人登记工作。深化文明和谐寺观教堂创建。试点探索寺观教堂合规化管理。市民族宗教局和市消防救援总队建立联动机制,指导场所强化消防安全源头管控,开展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标准化达标验收。
指导各区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徐汇区开展宗教活动场所大型活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静安区率先推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平台”,闵行区探索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新模式,松江区实施档案规范化管理提升工程等。
八、“开学第一课”
打造宗教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品牌
本市始终把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宗教院校工作的首位,指导宗教院校坚定走中国特色办学道路。帮助和指导宗教院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时向师生传达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每学期伊始组织“开学第一课”主题活动,每学期期中举办“中国化大讲堂”主题活动,唱响思政教育工作主旋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校园。
九、坚持数十年举办
“上海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学习月”
上海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学习月每年6月举行,自1995年起至今已持续近三十年。2023年的主题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民族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市区民族宗教部门、民族宗教界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
同时,通过规范本市各级宗教事务部门行政执法行为、评估清理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推进《上海市宗教事务条例》贯彻落实等工作,加强民族宗教事务法治建设。
十、“在博物馆里描福字、过中秋”
上海宗教界努力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朋友圈
3月,为期半年的“道:追求人与自然和谐”道教文化展在美国华人博物馆圆满闭幕,市道教协会不仅提供了道教文化、道教历史、道教音乐、道教服装等展品,还结合中国农历新年,推出了描福字、送吉祥、贴春联、请门神等充满浓浓年味的活动,让美国当地民众亲身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国驻美大使馆还向市道协发来感谢信。
中秋节期间,上海龙华古寺会同美国华人博物馆成功举办“品月饼庆中秋”中秋社区日活动,通过中国传统节庆活动,将中华文化带到美国社区,增进美国不同族裔的民众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认同。
(转载自:浦江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