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族工作

上海是少数民族散居地区,56个民族成分齐全,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上海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有399810人,占全市总人口比重为1.6%。尽管人口少,但上海的民族工作具有很强的窗口和辐射效应,得到了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重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上海的少数民族人才荟萃,精英辈出,活跃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体育等各个领域,也为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纳入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全局,不断推动创建活动精细化、长效化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高位推动,将民族工作融入本市工作全局

一是建章立制,完善顶层设计。在市、区、街镇成立了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民族工作协调与推进,建立健全各部门做好民族工作的协同机制和处理相关问题的快速反应机制。制定了《中共上海市委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来沪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2019-2021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细化指导各级各部门开展民族工作。二是表彰先进,提升活动能级。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标兵先进评选、上海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命名等活动,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评先工作纳入全市表彰序列。三是明确目标,推动创建“八进”。在国家层面创建活动“六进”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实际,提出创建活动进园区、进楼宇。四是“一网统管”,探索民族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的重要指示,在静安区试点,依托区城运中心,把民族宗教事务全要素纳入区“一网统管”管理体系,实现“基础数据全汇集、管理服务全覆盖、工作流程全周期”,有效提升了民族宗教事务综合治理能力与水平。

二、夯实基础,将民族工作融入社区基层管理

一是推进社区民族事务管理网格化。以社区为基本网格,以信息化为支撑,探索城市民族工作融入社区治理新路子,做到对社区内少数民族群众底数清、情况明。二是推进社区民族服务工作网络化。依托社区服务的“三个中心”,搭建一条热线、一个窗口、一本指南、一支队伍、一个平台、一个特色的“六个一”服务体系,形成了“民情气象站”、“老买热线”、“小刘热线”、“老达工作室”等各具特色的服务网络终端,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三是推进社区民族引导工作社会化。发挥民族联等各类社会组织作用,组建民族工作社工和少数民族志愿者队伍,形成“社区、社工、社团”的三社联动机制,在民族工作领域推进“人民城市人民建”工作。目前,全市125个街镇已成立了民族联分会,2500多名少数民族志愿者及公益律师活跃在社区基层,向各族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四是推进民族政策法律宣传长效化。以“民族宗教法制宣传学习月”为平台,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活动品牌项目,让更多群众能够接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分享民族团结进步成果,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三、紧扣民生,将民族工作融入人民城市建设

一是探索来沪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市范围内确立了18个街镇作为我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重点单位,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纳入全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切实提高少数民族群众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促进其更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用实际行动推进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二是启动“民族团结”号地铁列车。把创建活动融入地铁文化建设,在地铁8号线、10号线启动了“民族团结”号,每列车日均人流量超过2万人次。此外,我们还利用灯箱广告与led大屏幕在地铁人民广场站中央站台与文化长廊集中进行民族政策与民族知识的宣传,让各族群众在润物无声中接受民族团结教育,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三是培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命名了9家高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并着力推进上海纺织博物馆等3家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各基地注重内容建设,如上海纺织博物馆于2013年起策划了中国民族服饰系列展,并以此为平台宣传民族服饰文化。东方乐器博物馆通过举办各类展览、讲座、演出致力于向广大青少年普及民族音乐知识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