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非凡十年|李纪:立教弘道人才为先——上海道教人才培养之路 发布时间:2022-07-14
编者按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之年,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宣传好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九大以来,全市民族宗教系统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在上海的生动实践,“上海民宗”从即日起,开设“讲述·非凡十年”栏目,全面展示上海民族宗教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果,全市民族宗教界喜迎党的二十大系列群众性主题活动,以及民族宗教界人士、广大少数民族群众、信教群众和民宗干部的感悟体会等,欢迎大家继续踊跃投稿!
立教弘道人才为先——上海道教人才培养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逐步落实,上海道教各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道教场所、教职人员数量逐渐恢复,各项道教文化研究工作逐步开展。
立教弘道,人才为先,人才培养不仅是保证道教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更是一个宗教健康传承的基础。为从根本上提升上海道教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市民族宗教局、各区民宗办的关心支持下,上海道教多措并举,从培养机制、用人机制等几方面入手,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坚持以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标准,不断提升教职人员素质素养。
一、办好道教教育,致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上海道教学院开办于1986年3月,当时称为“上海道学班”,1993年7月,上海道学班更名为上海道学院。2005年,更名为上海道教学院,成为了一所面向华东地区招生、培养正一派道士的高等院校,迄今为止为上海道教输送了五届176名合格的毕业生。从上海道学班到上海道学院,再到上海道教学院,并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其中折射出的是道教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准入门槛的提升和教育理念的转变。
2013年,上海道教学院继续与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办学,开设了首届本科班,为上海道教培养了一批道教文化阐释和讲经讲道人才。2018年,上海道教学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办学,开设道教医药与养生专业,专门培养道教养生专业人才,力求更好的服务社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目前,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可容纳200名学员的上海道教学院新校区建设正在闵行区浦江镇紧锣密鼓进行中,预计2023年可投入使用,届时上海道教学院将集道教学院教育、教职人员轮训、骨干信徒培训为一体,真正成为上海道教的摇篮和充电站。
二、多种措施并举,全面提升教职人员素质
为夯实上海道教健康传承的人才基础,在市民族宗教局指导支持下,市道协积极做好教职人员培训、轮训工作,并鼓励教职人员参与各项文化活动,为教职人员提供展示能力的舞台。
以日常培训培养教职人员的自主学习能力。2012年以来,协会有计划的开展教职人员“分层面、分批次、全覆盖”培训、轮训,通过这一举措培养在观教职人员的逐步建立日常学习的习惯,通过日常学习不断提升教职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以文化项目为教职人员提供展示能力的舞台。多年来上海道教积极主办、协办各类会议、出版各类刊物,并组织教职人员参与其中,为教职人员提供展示能力的机会。上海道教多次主办或者参与“长三角地区道教论坛”;出版了《现代视野中的道教》系列丛书;以青年学者工作坊的形式研讨“当代道教的转型与发展”问题;以三泾庙为试点,探索“当代都市宫观”的建设问题等,这些举措为上海道教如何坚持中国化方向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理论支持的同时,也为教职人员提供了学习和展示能力的机会。
积极开展、参与讲经讲道活动,培养教职人员宣讲经典的能力。2008年至2019年,上海道教每年围绕道教伦理、社会热点举行讲经讲道交流活动,共有84名教职人员参加了交流活动。市道协还积极组织教职人员参加中道协举办的“玄门讲经”交流活动,多年来,共取得4次一等奖,7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的不俗佳绩。
积极鼓励教职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多年来上海道教采取各项措施,积极鼓励、支持教职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以提升教职人员服务宫观、服务信众、服务社会的能力。2011年以来,上海道教共送出4名教职人员全脱产至中国人民大学参加学习,已经有2名学成归来,另外2名仍然在读。
三、建立人才库,完善选人用人机制
为满足上海道教发展对宫观管理人才的需求,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信仰纯正、品德优良、才能出众的道教人才队伍,在市民族宗教的指导下,2018年上海市道教协会制定《上海道教宫观管理人才库管理办法》和作为配套的《上海道教宫观主要负责人选拔任用办法》,这是上海道教选人用人机制的一次重要探索,也是上海道教人才梯队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
通过人才库培训,使得一批有理想,有热情,有朝气的年轻教职人员具备了作为一名合格当家人的基本素养,为上海道教的进一步发展储备了人才。
通过宫观主要负责人竞聘上岗,规范了上海道教选人、用人机制,有效防止了“一言堂”、“任人唯亲”的乱象,提升宫观民主管理水平的同时,调动了广大教职人员的积极性。人才库制度建立两年多来,已有四位道长通过竞聘成为宫观主要负责人,开始接受一年期工作考评。
四、运用现代科技,打造新型学习平台
2020年6月份,市民族宗教局指导市道协借鉴“学习强国”学习模式,开发了“知道堂”学习APP。该平台运用移动端学习工具优势,帮助道众整合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以提升学习效果。
知道堂软件设“时事政治”、“宗教政策法规”、“道教知识”“四史学习”四个板块,全面扩展广大教职人员的知识积累。通过移动端平台进行学习,有利于教职人员更好的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适应了当代青年教职人员的学习习惯,有效解决工学矛盾,做到“学与需”、“学与用”的结合。同时,APP在每日学习内容中设置了小测验和排名,进一步激发了教职人员的学习热情,营造了“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为了保证平台学习质量,督促教职人员参加学习,“知道堂”APP平台学习分值将会成为教职人员年检的依据和人才库选拔的参考。
通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上海道教界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人才问题依旧是制约上海道教发展的瓶颈问题。2022年1月,中道协通过了《中国道教教育规划纲要(2022-2025)》,确立了新时期道教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和落实措施。在上海市民族宗教局的指导下,上海道教界将按照中道协总体部署,进一步推动道教人才培养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系列讲话精神,以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为指导,制定上海道教人才培养规划,为推动新时期上海道教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