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宗教界先进表彰|浦东新区基督教两会:强化“五个认同”,促进规范管理,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体现浦东基督徒的责任担当 发布时间:2023-01-09

近年来,上海宗教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坚决执行党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决策部署,自觉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涌现出一批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12月29日中央统战部召开的首届全国宗教界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上海共有5家先进集体和5名先进个人获表彰。他们政治上坚定可靠、工作上担当作为、行为上遵规守法、教风上严肃端正,是上海宗教界的优秀代表,也是学习的榜样。即日起,“上海民宗”将刊发他们的先进事迹与大家分享。

强化“五个认同”,促进规范管理

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体现

浦东基督徒的责任担当

上海市浦东新区基督教两会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为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凝聚正能量、展现新作为。

一、 践行爱国爱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强化主题教育,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举办“同心同行,歌颂祖国”等系列主题活动,每年定期组织团体班子成员、场所负责人赴中共一大会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在全国首创用《圣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进行阐释,并在所属基督教活动场所醒目位置制作宣传专版;强化爱国意识,2017年率先在全部场所开展升挂国旗活动并实现常态化,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融入信教群众的行为规范;强化“五个认同”,认真落实“爱国爱教、两个责任”,坚持定期学习制度,自2018年开始,每年组织一次集中培训,每季度组织一次教职人员学习,两会成员带头宣讲,将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的历史与大力推进我国基督教中国化的现实结合起来,将《宗教事务条例》的学习与加强现代化治理能力结合起来。

二、促进规范管理,坚持依法办教。加强团体建设,建立并逐步完善财务管理、组织管理、学习教育等各类规章制度28项,强化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加强队伍建设,制定梯次化人才培养计划,着重提高综合素养,着力提升宗教修为,5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职人员占比近50%,班子成员中有区人大代表1人,区政协委员4人,以及推荐到各级青联、妇联等组织。加强涉外管理,成立了两会和各活动点两级专项工作机制和专项工作组,建立并完善了外籍神职人员身份备案、消防安全检查、反恐防范、现场服务等多项制度,满足外籍人士正常的宗教生活需求,也展现了中国宗教和谐发展的现状。加强场所规范。推动各场所参与文明和谐寺观教堂创建,2处场所获全国文明和谐寺观教堂称号,3处荣获上海市“五星”场所、5处荣获市“四星”场所。福音堂的创建工作被“人民日报海外版”专版宣传。

三、加大宣传引导,坚持服务信众。持续开展法制宣传,认真组织法制宣传学习月、宪法宣传周活动等,通过开展线上知识竞赛、线下宣讲活动等,教育引导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树立国法高于教规意识。创新讲经讲道方式方法,如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福音堂推出“职场大讲堂”,在紧邻碧云国际化社区的鸿恩堂创设“鸿恩讲堂”等,共举办相关论坛、讲座100余次,先后50000余人次参加,引导信教群众正信正行。积极参与反邪教活动,以城郊结合部为重点,专门设立反邪教宣传点,各场所设置专题宣传栏,定期发放反邪教资料,共计10000余册。

四、体现责任担当,坚持服务社会。主动参与公益慈善项目,参加基督教全国两会“甘露”助学计划,三年共资助140余位贫困学生;协同上海天爱慈善基金会参与“爱微笑”唇裂儿童手术项目,仅2021年,参与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00余万元;每年参加浦东慈善周联合捐活动,近五年来共捐赠500余万元。主动融入并服务社会,如鸿恩堂参与金桥社区“圆梦”计划帮助社区特困家庭;新场耶稣堂联合新场镇人民政府开展绿色“护考”项目,为备考学生及家长提供防暑降温用品;洁心堂、救恩堂、天恩堂等成立志愿者服务队,配合属地街镇社区参与志愿者服务。主动在特殊时期体现责任担当,2020和2022年疫情期间,不仅做好场所的安全工作、信教群众的纾解工作,还第一时间倡导广大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成为抗疫一线的“大白”;同时,两会及各场所纷纷捐赠防疫物资、慰问物资,全力支持所在街镇、居委的抗疫工作,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