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专访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局长陈昶:立足超大城市和国际化都市实际 不断书写“上海答卷”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3-10-26
滔滔黄浦江水,滋养着2400多万申城儿女。长期以来,上海始终以海纳百川的人文环境、蓬勃发展的城市经济,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人们。上海的发展成就,根植于和谐民族关系的丰厚土壤, 是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砥砺奋进的结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市完整准确全面把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打造民族工作品牌,开展“家在上海”主题实践活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整合各方力量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书写新时代上海民族工作新篇章。就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局长陈昶。
记者: 您好!进入新时代,上海作为我国超大城市和国际化都市,是如何先行先试、改革创新,不断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
陈昶: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区,城市民族工作要把着力点放在社区。我们牢记嘱托、奋发有为,进一步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让申城成为各民族共居共学、 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美好城市。这些年来,上海的社区民族工作经历了试点推广、品牌创建、全面创建、 深入持久开展等阶段,实现了由“新的工作”到“重 点工作”再到“核心工作”的转变,形成了"三社" (即社区、社工、社团)的联动机制,打造了“三个 实有”的管理平台和“三个中心”的服务体系(即人口实有、房屋实有、驻区单位实有,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把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 局,着力推动民族工作精细化、长效化开展,当前全市215个街镇、6409个居(村)委会都成为服务各族群众的主阵地,创建了“家在华阳”“民情气象站"“老买热线”"小刘热线”"老达工作室"等各具特色的服务网络,打造出颇具社会影响力的民族工作 品牌,凝聚了人心,形成了合力。
记者:据我们了解,“家在上海”这一城市民族工作新品牌对于推动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起到了积极作用,请您分享一下这方面积累的经验做法。
陈昶:上海坚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上海城市软实力建设和城市治理,尤其是“家在上海”主题实践活动已列入今年市委重点工作,成为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 抓手。
在工作思路上,“家在上海”主题实践活动注重“点、线、面”结合。在“点”上深挖,通过鲜活的人和事,利用多种方式讲好上海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在“线”上延伸,总结规律、提炼经验,打造“家在上海”的社区模式、学校模式、企业模式等。在“面”上扩展,注重统筹结合,将“家在上海”品牌建设与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表彰等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归属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在具体实践上,将“家在上海”主题实践活动纳入基层大党建格局,推动学校、社区、单位的结对共建,进一步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鼓励引导各族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和社区治理,开展“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一家亲”等联谊活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活动,推动来沪群众更好融入城市生活,共同助力城市建设发展。其中,上海音乐学院研究人员与贵州凯里来沪务工的苗族阿姨合作,共同举办音乐工坊, 进行“以歌为家”的研究和展演,并在喜马拉雅FM客户端推广“上海务工阿姨”音乐专辑,成为“家在上海"主题实践活动的生动案例。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上海作为超大城市,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有更高要求。通过构建“两点一面,三级联动”的民族工作体系,整合各方力量健全完善了市、区、街镇纵向贯通、部门横向协同、政社互联互动的社会治理格局,坚持数字赋能、 智慧治理,多维度推动全市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记者:为进一步有形有感有效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上海市作出了哪些有益探索?
陈昶:近年来,上海立足市情实际,注重将民族工作与其他领域工作融合,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
积极挖掘上海城市特点,拓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渠道。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六进”基础上,推动创建工作“进楼宇”“进园区”。静安区“白领驿家” 作为一家通过楼宇党建凝聚引领白领群体、优化区域发展软环境的公益性、服务性社会组织,将助力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带进楼宇,架起了民族团结“连心桥”。
依托上海市高校资源,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采取多中心制、项目化方式,建设理论研究基地。成立市“三交”史料编纂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上海社科重大课题,由复旦大学具体承担史料汇编工作。实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研究工程,汇聚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等优势力量,形成了一批理论研究成果。
构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体系,推进创建工作实体化。修订完善《上海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命名和管理办法》,利用上海丰富的红色阵地、文博资源、改革开放场景,培育了由3个国家级、32个市级、129个区级基地组成的教育基地体系,使其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现场教学点、青少年参观交流的交互体验点、社区民族联谊活动的现场实践点、各族群众来沪的旅游参观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场展示点。
记者:今后一个时期,上海市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方面,还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
陈昶:上海民族工作具有嵌入式、共生式发展特点,今后我们要继续弘扬“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努力探索超大城市和国际化都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坚持党建引领,构建“1+4+N”的城市民族工作新格局。“1”就是党建引领,“4”就是市、区、街镇、村居四级网络体系, “N”就是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确保上海城市民族工作在这个新体系下,形成“六有”(有实体、有平台,有人员、有制度、有监督、有考核)和“三可”(有事可做、有人可用、有路可行)的新工作标准。
注重基层示范,开拓、创新、整合工作资源。坚持以基层为重点,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上下功夫,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共性特点和个性差异开展精准化、个性化创建,实现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全面覆盖。以“进楼宇”和“进园区”为突破口,在日常工作中更加注重对“两新组织”重点创建单位的培育,使这些组织成为向全社会传递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与媒介,成为创建工作社会化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推进数字赋能,将民族事务纳入政务服务综合治理体系。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深化“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抓住全市“两张网”建设契机,认真总结推广民族工作数字化的成功经验,在全市范围内加快民族领域大数据系统开发,坚持系统集成、数据集成、联勤联动、共享开放的工作思路,完善数字化场景运用,通过将民族事务纳入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推进民族事务规范化、数字化治理。
继续配合做好云南、西藏日喀则、新疆喀什、青海果洛等地的对口帮扶和东西部协作工作,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做大消费帮扶,推动对口地区产品进入上海市场;做强就业帮扶,推动对口地区各族群众就业创业;做深文旅帮扶,帮助对口地区加大文化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做优智力帮扶,深入推进教育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中国式现代化,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