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举办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命名授牌仪式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3-11-10
10月31日下午,宝山区举办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命名授牌仪式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
会议指出,一要提高站位,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贯穿到各项工作始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条件、凝聚力量。二要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实践活动。要从增进家校协作,加强教育合力;动员社会参与,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树立文化自信等三方面入手,继续深化主题教育的活动成效,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三要进一步加强“家在上海·圆梦宝山”民族工作品牌建设。要加强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形成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的城市民族工作主阵地,形成正能量辐射圈。要继续培育好基层民族团结工作品牌,继续发挥社团作用。
会议肯定了宝山在中小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成效,会议要求,一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系统推进、团结协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融入体制和机制中。教育部门要加强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各种活动作为育人载体,在教育教学中融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容,让各民族的学生都认识到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四个与共”,切实把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抓好抓出成效。二要积极探索,注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中小学全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意义重大,是在全社会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校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过程中,要积极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途径,要确保全体学生参加,要让所有学生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要在各民族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三要加强交流,实现各学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各学校要总结提炼自身经验,挖掘更多特色内容,要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学校为引领,开展学校的民族特色活动展示,互相借鉴,互相学习,更好地发挥基地校的示范作用。要以互观互学为契机,加强校际间的交流活动,形成优势互补、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目的,把学校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
“宝山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授牌仪式
会上宣布了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名单;汇报了宝山区中小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情况。
宝山区大华第二小学、华师大附属宝山实验学校、宝山区馨家园学校代表作主旨交流。上海市宝山区小红帽幼儿园、上海市宝山区实验小学、上海市存志附属宝山实验、上海市宝山区罗泾中心校、上海市宝山区天馨学校、上海市宝山区广育小学代表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交流。
市民族宗教局民族二处、民族一处,宝山区委统战部、区民宗办,区教育工作党委,区人大侨民宗工委,区文明办相关负责同志及区委主题教育办、区民族联等单位相关领导及各街镇园区宣传委员,部分中小学校专职党组织副书记和区民族团结教育基地代表共150余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