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3】浦东新区:强化思想引领 坚持底线思维 提升浦东民族宗教事务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发布时间:2023-12-25

  2023年以来,在市委统战部领导下,市区两级民宗部门共同努力下、民族宗教工作守正创新,民族宗教品牌持续深化,各区民宗工作亮点纷呈,全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多项工作得到来自中央、市委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即日起,“上海民宗”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刊登各区民宗办今年工作回顾总结,敬请关注!

回顾2023.png

  2023年,浦东新区民族宗教工作着力加强思想引领,着力破解难点问题,着力服务中心大局,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为浦东引领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

  深化“家在上海·浦东金石榴” 项目

  区委常委会专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家在上海”主题实践活动街镇品牌矩阵建设,积极打造“家在上海·锦绣花木”、“家在上海·逐梦张江”、“蓝姐姐工作室”、“原心工作室”等特色品牌。广泛推动社区融入,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纳入学校教育、干部教育、社区教育。区委党校、行政学院等主体班次开设铸牢课程,培训领导干部、基层执法干部,学习课程已实现36个街镇社区学校全覆盖。注重亲情关爱关怀,完成“金石榴·暖心帮困”区政府实事项目,动员社会力量开展“雏鹰计划”二期、“金石榴·大爱关心行动”二期助学帮扶项目。引导基层结对共建,开展社校共建、地校共建、社企共建,推动川沙、高桥和南汇中学内高班与所在社区共建,推动花木街道与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周浦镇与上海健康医学院共建学生实践基地,推动企业提供暑期实习岗位。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举办“家在上海·金石榴花开”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汇,支持中医药博物馆开发富有民族特点的文创产品,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开展“推广普通话,奋进引领区”家在上海·金石榴家园主题宣传活动,挖掘数十个“家在上海”典型人物故事,以多种形式在全区开展宣讲。成功创建2个上海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打造金石榴公园等社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亲情主阵地。持续培育11家浦东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基地。推动统战人士助力乡村振兴,区工商联、区光彩事业促进会及爱心民营企业向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开展捐赠签约,向云南怒江州捐赠企村结对帮扶资金;结对帮扶云南怒江州困难学生;完成三交计划项目14个。浦莎青少年民族团结手拉手活动营被国家民委确定为“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2023年全国试点示范项目”。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

  加强思想引领。建立健全五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制度,指导各宗教团体完善月度领导班子办公会双月理论学习制度,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议题,“四进”场所覆盖率达100%。创建“海上论道﹒浦东论道”宗教中国化“同心”子品牌:佛教“同心缘”、道教“同心德”、伊斯兰教“同心结”、天主教“同心行”、基督教“同心圆”品牌。支持推进道教上海财神庙创建第一批上海宗教中国化实践教育基地,设立2个基督教中国化实践基地。承办“海上论道”高峰论坛主论坛。开展国情考察调研,区五大宗教界分赴广州、北京、浙江等地开展国情考察。广泛发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参加“海上论道﹒浦东论道”主题征文活动。指导区佛协组织讲经讲道专题培训班,区道协举办“道教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讲经交流活动,与台湾中华道教关帝协会共同举办“全球化时代的道教与海外传播研讨会”;区天主教两会举办长三角(苏州、南京、宁波、杭州等地)主教、教职人员、专家学者参加的天主教中国化论坛;区基督教两会举办讲经讲道交流13次。有序推进宗教界开展崇俭戒奢教育活动。加强对宗教界开展公益慈善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推动基金会规范管理,指导其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社区老人等关心力度。

  坚持依法依规

  提升民族宗教事务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加强宗教活动场所制度化、民主化建设,文明和谐寺观教堂创建参与率达100%。加强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有序推进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标准化达标和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登记及互联网宗教服务信息管理等。严格执行《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办法》,学习贯彻《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组织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学习月活动,建立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讲团。发放民族宗教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征集社区治理相关意见建议,进一步提升民族宗教事务部门服务管理水平。扎实开展机关建设年活动,民宗处党支部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健康学院党支部签署共建协议,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打造一支党性坚强、能力过硬、作风优良且善于斗争的民宗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