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3】徐汇:强化政治引领 夯实民族宗教工作基础 发布时间:2023-12-25
2023年以来,在市委统战部领导下,市区两级民宗部门共同努力下、民族宗教工作守正创新,民族宗教品牌持续深化,各区民宗工作亮点纷呈,全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多项工作得到来自中央、市委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即日起,“上海民宗”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刊登各区民宗办今年工作回顾总结,敬请关注!
载体建设、社区融入、文化交融
提升“家在上海”民族工作品牌建设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基地。区文旅局、区教育局、各街镇、党派区委和区域单位合作,推进“一街一品”挖掘民族团结元素,建设国家级基地2家、创建市级基地4家,区级基地22家,重点打造黄道婆纪念公园市级基地,通过编排主题沙画、舞蹈、演讲等形式,提升基地的体验效应。策划民族团结体验线路。结合徐汇区域特色,编制“汇爱同心”“汇声绘影”“汇智启航”三条城市民族团结进步体验线路,在城市行走中体验民族团结互嵌式发展成果。编制民族团结资源地图。结合徐汇人文资源、高校资源和民族团结基地资源,编制“汇同心 家在上海”资源地图,展示各方共同推进城市民族工作的成果。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制定指导意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纳入区教育教学总体计划,开展主题演讲、典型案例征集、优质课例展评,丰富课堂民族团结教育内涵。民族“三交”项目双向互动。区合作交流办、教育局、文旅局、团区委开展“石榴花开汇红心”上海徐汇、云南红河各族青少年交流公益夏令营项目、“汇爱萨迦”师生交流、文化旅游推介会等项目。开展地校共建。区域内9所高校和属地街道组建民族团结进步高校联盟,开展结对认亲,增进各族学生对上海历史、文化、社区的了解,增进思想和情感认同。发挥产业资源,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楼宇、园区。在西岸智塔组织不同行业领域的专家开启初心党课大课堂。建立数娱行业民族文化出海基地。发挥米哈游、莉莉丝游戏、鹰角网络、趣加互娱为代表的数娱行业头部企业作用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数字娱乐中,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出海出圈。发挥“汇同心 石榴花开”讲师团资源优势,开展“啡香益健康”、“再唱山歌给党听”等系列讲座,服务园区企业、社区居民,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支持宗教界开展对外交流
探索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徐汇实践
征集“海上论道”主题征文27篇。与天主教上海教区共同承办“海上论道”天主教平行论坛活动,开展“海上论道 进而有为”静安、徐汇基督教讲道交流分享会,探索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徐汇实践。指导“龙华会上喜相逢”佛教海外交流展览活动。支持宗教活动场所整理圆瑛、明旸法师年谱,汇编《法界圆明》书法唱和集,举办“圆光十方”诗乐会、圆瑛大师圆寂70周年追思赞颂纪念系列活动,以文化艺术传承佛教爱国爱教传统。
加强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
推动宗教活动场所“四进”工作,基督教国际礼拜堂用运用国学典籍、宗教经典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龙华古寺将中华非遗文化融入龙华古寺禅食包装,宁国禅寺开展拓印技艺传承与发展专题研讨。宗教活动场所通过举办书画展、古琴展等形式,增强教职人员讲好中国宗教故事的能力。
开展大型宗教活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完善场所重大活动风险识别、分析、研判、防范和处置工作机制,提高徐汇区宗教场所规范化管理能力。4个宗教活动场所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创建,会同区消防救援支队制定一场所一方案,制定重点部位、重大隐患、重要设施管理制度。开展宗教场所合规管理试点工作,通过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制度,建立规范化管理标准和合规管理指南,提升场所自身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