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奉贤“贤城论道”:实施合规建设三年行动 发布时间:2024-09-13

近年来,上海市奉贤区围绕“海上论道·贤城论道”品牌建设,以打造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为目标,在宗教界开展合规建设三年行动,深入推动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奉贤实践。

2024年大年初一傍晚,奉贤旃檀禅院消防微站防火小组的6位法师迅速穿上消防服,携带灭火工具奔出禅院。当日,旃檀禅院附近民房起火,防火小组及时出手协助消防队,最终迅速扑灭火情。

上述一幕是奉贤区开展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实践成果。目前,包括旃檀禅院在内,奉贤区已有10家宗教活动场所被授予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达标单位。

奉贤1.jpg

上海市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达标单位授牌仪式。奉贤区民宗办供图

今年3月,奉贤区民宗办出台了《关于建立“第一议题”学习制度的通知》,该区各宗教团体、宗教场所建立健全“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在今年6月政策法规宣传月期间,奉贤区各宗教场所围绕“管理制度中国化”的主题,开展《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等宗教制度学习活动。

奉贤区各宗教团体负责人纷纷表示,要将所学所思转化为实际行动,团结带领广大信教群众关注社会热点,参与公共事务,为社会发展发声发力;更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依法依规进行管理,保障宗教活动健康有序进行。

奉贤2.jpg

奉贤区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学习月培训班。奉贤区民宗办供图

与此同时,奉贤区民宗办加强教职人员队伍建设,定期举办教职人员爱国主义培训班,开展区情考察、红色寻访活动,建立党政干部与宗教界人士联系制度,引导民族宗教界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坚定“五个认同”。据悉,奉贤区已连续三届获“海上论道”优秀组织奖,今年各教教职人员踊跃参加征文活动,共收集征文90篇。

引导宗教界全面从严治教,把各项政策法规转化为宗教界内部规范,是近年来奉贤宗教工作的重点。对此,奉贤区去年4月出台了《宗教合规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

据了解,该计划实施以来,该区宗教团体标准化建设,场所基础管理、人员管理、民主管理、安全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得到提升,文明寺观教堂创建率达100%。

奉贤3.jpg

三方签约共建“宗教中国化实践研究基地”。奉贤区民宗办供图

奉贤区民宗办紧跟时代步伐,以文润教带动场所建设。为更好推动我国宗教中国化实践,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奉贤区民宗办、奉贤区天主教两会今年4月签订了“宗教中国化实践研究基地”协议,当地教职人员、宗教干部与社科院专家学者以“深入推进我国宗教管理制度中国化”为主题开展座谈交流。

以首批“我国宗教中国化上海教育实践基地”东海观音寺、南桥天主堂新堂为例,以“问道东海”品牌建设为引领,东海观音寺打造“坐而论道、以善释道、音声载道”三大文化项目,诠释奉贤佛教在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下的生动场景;南桥天主堂新堂挂牌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宗教中国化实践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