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论道丨体廷:科技助力宗教事务治理规范化共同推进我国宗教管理制度中国化 发布时间:2024-12-03

  11月19日,市委统战部、市民族宗教局举办了“海上论道”高峰论坛。本次论坛聚焦“推进我国宗教管理制度中国化”的主题,集中研讨交流“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加强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的上海实践与探索。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五教的青年教职人员分别从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等方面交流了基层宗教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实践举措。

  即日起,上海民宗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刊登相关交流材料,敬请关注!

 

科技助力宗教事务治理规范化

共同推进我国宗教管理制度中国化

上海玉佛禅寺监院、寺务处副主任 体廷

  现有的佛教寺院管理制度是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传统的寺院丛林制和现代民主管理制度的管理模式。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作为寺院一线的管理人员,我们认识到现行的这套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存在效率不够高、信息不透明、反应不及时、流程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等问题。为适应时代发展,近年来,上海的寺院如玉佛禅寺、万佛讲寺、报国寺等,都尝试将科技作为管理制度创新的依托,探索寺院管理新模式,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

佛教.jpg

  智能化实现一体管理

  2006年,玉佛禅寺开发了客堂登记系统,引入专业的财务、档案管理、寺院库房管理、图书馆管理等系统,但各系统之间开发语言不同,互不兼容,形成了多个信息孤岛。现在,我们建设了“智慧寺院综合一体化管理平台”,采用一屏两中心模式,即一个数据大屏,汇聚对内对外两大中心的关键数据展示。

  对内中心显示了正式皈依的信众人数、每日入寺游客、当前人数等关键信息,以及场所安全提示,包括智能监控、消防、电子巡更系统等,都能与公安、消防部门实现即时对接。我们还建立了舆情监控系统,利用大数据和大语言模型技术,实时抓取异常信息,及时应对沟通,消除安全隐患。

  对外中心主要呈现两方面内容,一是通过网站、社交媒体、APP等多个自媒体平台发布寺院资讯,并及时接收和反馈问题,了解信众需求,改进服务;二是客堂登记系统,信众可通过系统登记预约佛事及法会。

  两大中心集大型活动管理、人员管理、媒体、舆情、服务系统为一体,有效实现了管理模式的现代化提升。

  数据化助推精细管理

  嘉定区佛协先后出台统一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登记和大额支出申报制度,万佛讲寺以此为契机,开发了“智如海智慧寺院管理系统”,以“业财一体化”为抓手,将客堂、财务、内控三大核心模块通过数据接口紧密集成,实现了收入统一记录、财务数据共享、凭证自动生成、账目即时上报,人、财、物数据透明,步步留痕,有效防范了寺院商业化等问题,管理效率也大大提高,实现了精准高效。

  网络化提升服务质量

  青浦报国寺采用“1+6+N”的架构系统,形成了“大数据智慧管理综合平台”。系统实时显示停车场、各殿堂的安全报警等内容,持续提升现代寺院一体化的综合服务效能,实现安全管理、及时应对,有效服务信众。

  科技赋能佛教文化

  如今,上海的很多寺院运用智能导览系统,为游客与信众提供了沉浸式游览体验,挖掘展示寺院的文化记忆,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海佛教界还尝试建设数字典籍系统、梵呗音声库、佛教图片库等,这些都是科技赋能佛教文化的有效体现。

  运用科技手段,创新传统管理模式的上海佛教场所,探索整合在线办公、法会数据管理、平安寺院、财务管理、人员管理、档案管理、舆情监测等功能,进一步推进寺院的规范化管理。未来,我们将珍惜新时代赋予的殊胜因缘,以科技点亮智慧,以法治践行慈悲,继续为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