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推动城市治理共同体建设 构建各民族互嵌共融的上海家园 发布时间:2024-12-03
上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总结经验,精心谋划部署,周密组织实施,引导全市各族群众深刻领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的核心要义,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深化“家在上海”城市民族工作品牌内涵,推进“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城市治理共同体建设,构建各民族互嵌共融的上海家园,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1年12月,上海召开全市民族工作会议,出台推进新时代上海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探索超大城市民族工作创新实践。各级各部门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内容,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市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和民族工作专项协调机制作用,巩固党委主导、职能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同、各方力量参与的民族工作局面。
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发挥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以及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提出地优势,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各级各类干部和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每年6月开展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活动,各区以丰富多彩的形式组织各项主题宣传,促进各民族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浦东新区、静安区等利用街角“口袋公园”做社区大团结工作,推动空间互嵌;黄道婆纪念公园组织群众开展舞台剧演出、扎染、纺织、拓印等活动,推动文化互嵌。
推进城市治理共同体建设
随着人口大流动、大融居的趋势,抓牢街镇、学校两个重点领域,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社区工作面,形成“两点一面,三级联动”的基层民族工作格局,打造社区、社工、社团“三社”联动机制,用好市民驿站、睦邻家园、邻里中心等平台,帮助各族群众到上海后“立得住脚”“安得下心”“圆得了梦”,让城市成为各族群众的共同家园。如崇明区建立了长兴地区在崇央企各族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保障机制,夯实了民族工作基础。
挖掘上海城市特点,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文明创建结合起来,以创建工作的大众化、人文化、实体化,推进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点建设,将其建成干部教育培训的现场教学点、青少年参观交流的交互体验点、社区民族联谊活动的现场实践点、各族群众来沪旅游参观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场展示点。如中共四大纪念馆国旗教育展示厅通过讲述国旗故事、传播国旗文化、普及国旗法规,展示中华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
深化城市民族工作品牌
“家在上海”民族工作品牌建设工作连续两年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项目,纳入十二届上海市委五次全会部署,各区各单位提高工作站位,赋予品牌内涵,使民族工作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再到“社会各群体”,实现从“小家”到“大家”再到“国家”的跨越。
聚焦社区、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四类主体,构建多元协同工作机制。在社区层面依托基层党建引领,推动各街镇、居(村)委会和商务楼宇建成城市民族工作主阵地。在学校层面打造“大思政”课程,实施全员导师制,开展陪伴教育,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小就植入孩子们的心灵。在企业层面突出就业为先,既帮助民族地区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又定点定向招收各民族群众来沪就业。春秋航空联合上海开放大学创设“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新模式,连续7批次到云南和贵州招收空乘人员。在社会组织层面激发社会活力,把“两企三新”力量打造成实体化民族工作阵地。白领驿家两新组织促进中心带领白领青年以援疆扶贫工作为引领,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注入青春力量。
探索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多维实践路径。通过“结对认亲”,促成单位与单位、单位与个人、个人与个人结对;通过“地校共建”,打通学校和社会的联系,促进学生更好了解上海、更好融入城市;推动“社区融入”,建立各类服务保障机制,建成数百个“家门口”社区就业服务站,组织常态化社区协商议事和志愿服务,解决好来沪各族群众的急难愁盼。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上海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团结凝聚各族人民,打造具有上海特点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
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始终拥有共同家园、共同身份、共同名字、共同梦想。上海将结合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建设,继续发挥好大统战格局优势,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功能,促进资源融合共享。着眼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在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组织专家学者从城市规划、社区建设、社会治理等多方面建言献策,推出上海“三交史”史料汇编等一批研究成果。系统把握各民族血脉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经济相依、情感相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规律,努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从强调理念认同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全方位建设的新发展。
(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 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