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论道丨黄浦区基督教两会:以节载道 转变观念 引导信徒爱国爱教 发布时间:2024-12-23
为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上海实践,市委统战部、市民族宗教局聚焦“管理制度中国化”这一鲜明主题,持续深化“海上论道”品牌建设。通过开展主题征文、组织理论研讨、打造实践基地、评选优秀案例、梳理规范指引等方式,多角度、多维度推动宗教事务各类主体开展实践探索,总结经验做法,运用工作成果,引导宗教界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提升我市宗教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即日起将刊登部分示范案例和优秀案例,供参考借鉴。
以节载道 转变观念
引导信徒爱国爱教
黄浦区基督教两会
黄浦区基督教两会通过举办以“我和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我国基督教中国化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以节载道”的丰富表现形式,将基督教文化与节日特色结合在一起,在各个节日里带领区内基督教各堂开展我国基督教中国化的探索和尝试,打造具有黄浦特色的文化品牌,以此引导广大信教群众对“我国基督教中国化”有认同、有美誉。
主要做法
(一)以传统节日为载体,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我国基督教中国化
为丰富传统节日活动,区两会结合节日传统,通过信徒喜闻乐见的形式,号召广大教牧人员和信教群众积极参与到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来。比如:每年新春佳节,区内各堂都会挂上灯笼贴上春联,向信徒赠送福字和春联。沐恩堂还向所有信徒发放心愿卡,让他们写上对祖国、对家庭和对家人朋友的祈愿,并放入心愿箱中在新春感恩礼拜中一并祝祷;区两会在元宵节组织教职人员开展以元宵节和冬奥会为主题的活动,给“冰墩墩”和“雪容融”上色,一起包元宵吃元宵;清明节在教堂举办集体追思礼拜,追思先贤;端午佳节区两会带领教牧人员包粽子,并向前来参加礼拜的信徙派送平安香囊;区内各堂每年在重阳前举行敬老礼拜,牧师会用圣经的道理阐述了尊老爱幼的理念,并向每一位前来参加礼拜的老信徒发放重阳节礼物,得到老人和其家人的赞赏。以丰富的形式,充实的内容,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凝聚力,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生动结合,增强信教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以国家性节庆为载体,不断增强“五个认同”
黄浦区基督教两会重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家纪念日融入日常宗教生活中,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深入持久地向广大信教群众宣传,引导信教群众爱国爱教、团结和谐、发展进步、正信正行。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七一建党节前,区两会组织区内各场所教职人员开展主题名为“故事里的党史”的沉浸式体验学习教育。区内教职人员通过亲身演绎电影《永不消失的电波》中的经典片段,缅怀革命先烈,致敬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国庆节前,区两会举办了“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宣传片首发式;今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继续筑牢中国基督教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区两会联合华东神学院在圣三一堂举行“爱国爱教咏流传信仰之歌赞祖国”迎国庆歌颂祖国主题活动。区内各教堂诗班以歌声祝福祖国繁荣强盛、国泰民安。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区内教堂的文化生活,又引导信徒正信正行,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以基督教节日为载体,爱国爱教,正信正行
黄浦区基督教两会始终重视赓续爱国爱教优良传统,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培植教牧人员和信教群众爱党爱国爱教情怀。区两会每年9月下旬举行纪念三自运动的活动,围绕“与党同心”“与祖国同向”“与中华文化同轴”“与时代同步”“与法治同伴”“与人民同行”几大主题展开座谈,形成一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忘初心、勇立潮头,发挥团体桥梁纽带作用,推进我国基督教中国化做深做细做实的美好画卷。
经验启示
(一)提升认识,转变观念。黄浦区基督教两会坚持以对教会合一、社会和美的追求为己任,通过以节载道的方式,团结和带领区内宗教活动场所的广大信教群众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现在,积极向上、热爱社会、关心国家公益和社会集体的信众更多了,提倡信与不信应互相尊重、团结友爱、爱人如己、爱国守法的信众也更多了。
(二)提高站位,激发爱国情怀。在节日的氛围中向信徒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广大信教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进教牧人员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三)深化效应,坚持守正创新。通过创新内容和形式,不断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的有效途径,积极带领广大信徒走爱国爱教道路,黄浦区基督教两会将继续砥砺前行,为在新时代坚持我国基督教中国化方向、助力国家建设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