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促三交 | 豫见诗词,在豫园灯彩世界遇见中华文化之美~ 发布时间:2025-02-10
“万物美好,众生奇妙”豫园2025年蛇年新春民俗灯会再一次引爆春节旅游季,三十年灯海璀璨,点亮的是中华文化大美,亦是人们对“年”的期盼。作为豫园景区的一大特色,每年新年观灯之际,豫园灯会便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来自天南地北的海量游客驻足欣赏,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此共鸣、共振、共享,各民族人民在此交往、交流、交融。
为了深化“家在上海”城市民族工作品牌内涵,推进“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城市治理共同体建设,构建各民族互嵌共融的上海家园,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豫园景区旅游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讲好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春节期间,一场别样的“灯会”在豫园商圈“V站”志愿服务岗亭如期上演。
2025豫园诗词大会
“豫见诗词 文化之美”2025年豫园诗词大会活动以中华诗词文化为核心载体,每一句诗词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是从对天地的叩问到对民族精神的传承,还是从对自然万物的歌颂到对天地人和的缅怀,都极好地涵盖了五千年来华夏儿女的气节与脊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与精髓,更是中华民族各族儿女拉动文化共鸣的扣环。
为贴近春节的喜庆氛围,问答灯笼上各自印有极具中国年味的吉祥词,火红的吉祥中国灯笼与福袋完美契合,组成了2025豫园诗词大会的答题矩阵。“呦,挂上红灯笼了嘛!这个蛮好的,年味很足了!”“春风得意、瑞气盈门、吉祥如意……好的呀,红灯笼加上吉祥话,蛮应景的,你们这个活动什么时候开始啊,我把我小孙子一起叫上,让他感受下喜庆中国年!”活动准备期间,周边豫园商圈的商户们和附近的居民们便被吸引而来,看着满墙的红灯笼纷纷掏出手机打卡拍照。
游客们在红灯笼和福袋的映衬下,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或吟诗作对,或探索豫园的历史文化。华灯初上,火红的灯笼映照在每个游客的脸上,“中国红”将春节氛围映照得格外浓郁。与此同时,为使游客在游览豫园的同时感受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文化氛围,“V站”志愿服务亭进行了装饰升级,“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炫彩闪亮的霓虹灯牌交相辉映,无时无刻不在传达,只有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繁荣昌盛。活动主办方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把中华民族的诗词文化、春节的节庆文化、挂红灯笼的民俗文化叠加起来,同时发挥节日动能和文化动能,既让天南地北的游客能在这感受到中华大家庭的多元和包容,也让国外游客在欣赏到中华文化之美时,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民族共融、价值共认、文化共属。”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活动且答对问题者还能获得精美的豫园景区纪念冰箱贴。四枚融合豫园景点与花卉元素的冰箱贴,成为了游客们争相收藏的佳品。
从“湖心亭九曲桥”到“上海古城墙”,再到“九曲桥畔的垂柳与桃花”,不仅承载着豫园的自然美景,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让文化之美与生活之美相得益彰。“好看的,把我们老城厢的精华都表现出来了,我要多来几次,争取集齐一套。”看着手中的冰箱贴,参加活动的阿姨爷叔们将冰箱贴放入福袋中,满心欢喜。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早已融入豫园人“善”文化的血脉中,是豫园人代代相传的基因。为有效应对春节期间的大客流,更为打造独具特色的“三交”文化旅游,在活动启动之前,志愿者们接受了专业的培训。
志愿者们深入学习了豫园的历史背景,在“V站”岗亭春节志愿服务中,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追溯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历史轨迹,将一件件蕴含深厚历史、艺术、文化特色的豫园景点和故事串联起来,向往来市民与游客讲述发生在豫园中有关中华民族文化融合的故事;利用豫园所独有的江南园林艺术文化结合豫园花园景区内的亭台楼阁、砖雕泥塑、花木布局,如“豫园龙墙”“郭子仪上寿图砖雕”“九曲桥与湖心亭”等艺术载体,彰显“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和“各民族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提高公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和理解,让游客在豫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深厚文化底蕴。
来自吉林的志愿者小江,现在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一名研究生。“上海的国际化和包容性是最吸引我的地方,虽然我远离家乡,但是这里也早已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也是我的家。我要把这些故事讲给我的同学们听,讲给我的家人们听,有机会的话我一定要带他们来豫园,现实的观摩一定更有意义。”在被问及参与活动的感受时,小江如是说。他在朋友圈的分享也瞬间被赞点满,其中不乏一些外国友人。
文以载物,诗以诉情。“豫见诗词 文化之美”豫园诗词大会活动,既有历史的深度又有文化的广度,既有节日的氛围感又有现实的针对性,在为游客提供了一次难忘的文化体验的同时,激发了游客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热情,让发生在豫园里的“三交”故事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心灵与情感的桥梁和纽带,为旅游促“三交”提供了可参考、可推广、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在未来的日子里,豫园街道将深入学习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全面落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江南文化、园林文化作为传播主体,把民族工作与弘扬城市精神品格、推进人民城市建设、构建城市治理共同体结合起来,进一步打响“家在上海”品牌,携手共建各族群众和谐共融的幸福美好家园,更好展现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窗口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