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简介

伊斯兰教简介

一、六大信仰

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使者、信末日和信前定。  

二、五大功修

念功(口诵清真言)、拜功(礼拜)、斋功(斋戒)、课功(天课)、朝功(朝觐)。  

    三、礼仪

1.婚礼

伊斯兰教认为青年男女依法结婚是一种“善功”,是“当然”的“义务”。穆斯林也认为“婚礼”是神圣和庄严的大事。伊斯兰教婚礼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如双方必须是穆斯林,如有一方不是穆斯林则必须改宗(无论男女)等。在结婚仪式上,由教长或阿訇证婚,并诵念经文。在征得新郎和新娘及新娘家长的同意后,教长或阿訇写出结婚证书,名曰“依札布”,对婚姻予以确认。

上海穆斯林青年结婚,基本上遵循伊斯兰教传统习俗。解放后,上海穆斯林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男女双方首先到政府民政部门进行结婚登记,然后选择主麻日或伊斯兰教节日举行婚礼。  

2.葬仪

按伊斯兰教义,穆斯林逝世后要实行土葬,并为亡人举行葬礼。这一葬制可以概括3个字:“土”、“速”、“俭”。人亡后要速葬,亡体停放一般不超过3天。

土葬时不用棺木,而是将尸体用水洗净、包裹白布(俗称“可凡布”)后直接埋入土中,尸位南北向,面朝西。中国穆斯林的坟穴,受传统文化影响,一是用椁,即将亡者置于长方形的椁中,椁用木竹制作或用砖、水泥砌成,上加3块盖板,二是在地面上大都有封丘,有的还在封丘前面立碑。还要俭葬或曰薄葬,即坟穴内不得有任何陪葬品。  

3.饮食禁忌

(1)禁猪,不吃猪肉及猪身上的附属物是穆斯林最显著特点,并已成为穆斯林的社会习俗。忽视或者误释(例如说猪是穆斯林的祖先或是被伊斯兰教奉为神明)都会使中国穆斯林产生强烈反感甚至触发严重纠纷。

(2)禁食酒、血和自死物,但河海中的已死鱼虾不在“自死物”之列。

(3)禁食未诵安拉尊名而屠宰的牛、羊、驼、家禽等动物。

(4)动物相残致死一方的残骸也在穆斯林的禁食之列。

此外,穆斯林还不吃驴肉和狗肉。  

四、节 日

1.开斋节
  开斋节,亦称"肉孜节"(伊斯兰教历10月1日)。教法规定,教历9月斋戒一月,斋月最后一天寻看新月,见月的次日开斋,即为开斋节,并举行会礼和庆祝活动。

.宰牲节

宰牲节,又称"古尔邦"节(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每逢这一节日,穆斯林沐浴盛装,到各清真寺举行会礼,互相拜会,宰杀牛、羊、骆驼,除了自食以外,互相馈赠,或送给清真寺,以示纪念。上海穆斯林每年在宰牲节,较普通的是宰羊,宰牛极少,并有在清真寺中聚会饮食牛羊肉汤的习惯。

宗教活动场所

1.小桃园清真寺

旧称“西城回教堂”,俗称“清真西寺”。位于黄浦区小桃园街52号。民国6年(1917年),原上海清真董事会董事金子云出资1.2万余银元,购得2.4亩花园住宅,捐产建寺。民国14年,金子云率先捐资1万银元,并在哈少夫、马乙棠等支持下,向各地穆斯林募捐,共集资白银51152两,银元64320元,尚缺白银10100两,由金子云个人补足,重建清真寺。

该清真寺具有西亚伊斯兰建筑风格。寺门北向拱形花格铁门,上额嵌书金色“清真寺”3字;门头横嵌《古兰经》经文一节,文意为“真主所喜悦的宗教,确是伊斯兰教”。入门是长方形宽敞庭院。院西侧是礼拜大殿,面积500平方米,可容近500人同时礼拜。殿有两层,上层为二殿;底层为正殿,门额悬“显扬正教”匾额一方。殿顶平台,正中为穹窿大圆顶,上筑望月亭,星月杆高竖在拱形望月亭顶上,为伊斯兰教寺院标志之一。平台四角有4座阿拉伯式拱形圆顶。院东侧有厅堂结构的三层楼房一幢,二、三层是图书室和阅览室,底层是讲经堂。院南侧有教长室、会客室以及沐浴楼(又称水房,供教徒礼拜前净身)。

建寺以来,寺内曾办伊斯兰师范学校、清真国民小学、明诚小学、崇本小学,以及上海回教孤儿教养所等。民国时期,该寺作为由海路出国朝觐的中转地,曾接待来自西北及全国各地汇集上海赴麦加朝觐的穆斯林。

1952年,上海市市长陈毅曾到该寺视察。市政府曾多次拨款整修。“文化大革命”期间,清真寺虽受冲击,但因政府保护,未遭严重破坏。1978年,上海市房管部门归还几坊清真寺包租款用于整修,恢复寺院原貌。1990年,上海市政府又拨款33.5万元大修,寺院面貌一新。2001年,为迎接APEC会议,市政府拨款133万元对清真寺进行修缮。2010年,为迎接上海世博会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出资900余万元对清真寺进行了改建和整修。小桃园清真寺现占地1492平方米,建筑面积1717平方米。

1959年,建立的上海市清真寺管理委员会、1962年3月,成立的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会址都在该寺。

1949年建国后,该寺不但继续接待全国各地来沪穆斯林,并且接待来自外国的穆斯林,其中有马里共和国总统凯塔和巴基斯坦总理居内久等外国贵宾,还有伊斯兰国家驻上海的领馆人员、专家、留学生、商人、海员等穆斯林,成为中外穆斯林一起礼拜,共庆宗教节日,增进友谊的场所。

1994年3月18日,由上海市政府公布为上海市建筑保护单位,并被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2000年5月,由黄浦区政府公布为黄浦区文物保护单位。

二、松江清真寺

又名“松江真教寺”、民间有称“云间白鹤寺”。位于松江区缸甏巷75号,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清真寺。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松江真教寺奉诏重建。永乐五年(1407年)、嘉靖十四年(1535年),两次扩修。万历十年(1582年),再次扩整。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嘉庆十七年(1812年)、道光二年(1822年),四次整修。该寺虽经多次修建,至今仍旧保持元、明时期清真寺的寺、墓合一的风格。

清真寺坐南朝北,寺前外照壁有“清妙元真”砖刻,门额上有“敕建真教寺”匾额,门内照壁,上书“清真寺”。原寺四周均为“回回”墓地。南道右侧,有“元郡守达鲁花赤”墓,上有墓志铭一方。清真寺建筑风格既保持阿拉伯圆柱拱顶形状,又有中国明清建筑风貌。主体建筑由大殿、窑殿、穿廊组成,另有南、北讲堂、邦克门及水房,合成清真寺整体布局。窑殿外形高约8米,南北东三处辟门,内部为阿拉伯式砖拱形圆顶,高达4米,墙壁砖雕精致,无梁,俗称“无梁殿”。邦克门为有门无楼的元代建筑。此两处最具该寺建筑特色。寺内保存历代碑刻4块,其中有康熙十六年(1677年)的《重修真教寺碑记》,由松江府学教授、淮安进士杨才瑰撰文,教长赛印昌所立。还有嘉庆十七年(1812年)和道光元年(1820年)所立的《清真寺捐输碑记》,记载了当时清真寺整修经过。

1954年由江苏省政府拨款整修。1958年松江县划归上海市。“文化大革命”期间,寺被工厂占用。1985年3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民族事务委员会会同松江县政府组成“松江清真寺修复领导小组”,拨款80余万元(其中包括市伊协出款10万元)对该寺进行大修,1989年竣工,并对外开放。1990年4月,松江清真寺同人为此立碑纪念。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丁汝明撰写《重修松江清真寺碑记》,简化体汉字楷书由唐世昌书写,上海市回民公墓管理所镌刻。1998年,又拨款对该寺进行维修。2003年,为解决清真寺向外通道问题,市伊协出资45万元购买清真寺南边东侧通道处景家堰5号的房产。松江清真寺现占地4822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1980年8月26日,由上海市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三、福佑路清真寺

原名“穿心街礼拜堂”,后改称“穿心街回教堂”,俗称“北寺”。位于黄浦区福佑路378号。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同治二年,南京籍的回族穆斯林聚居在老北门一带,为过宗教生活,曾在硝皮弄租两间平房作为临时礼拜场所。同治八年,在马翰章、哈庆堂、金兰坡等31名乡老倡议下,集资2700银元,购地0.6亩,创建穿心街礼拜大殿。光绪二十五年,乡老们再次集资4000银元,购地0.58亩,扩建二进大殿。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沙云俊、金东旭、杨竹坪等31位乡老又集资1万元,购地0.58亩,扩建三进大殿。并建立寺务管理机构“务本堂”。民国24年(1935年),由哈少夫等发起,将临街石库门改建成三层新式楼房,底层正中作寺门;二层作水房沐浴室;三层作教长室、会议室、图书室、办公室。楼顶筑望月亭。该寺占地1052平方米,建筑面积1520平方米。

“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寺停止宗教活动。1979年11月,经过整修,恢复宗教活动。该寺坐南朝北,拱形花格铁门,门楣上嵌“清真寺”3字。入门为拱形内照壁,立有“务本堂”石碑1块。穿过内门为庭院,庭院北侧,即三层楼房;南侧是三进礼拜大殿。一进正殿,供穆斯林礼拜;二、三进大殿,日常用作议事、经堂教学、婚丧礼仪场所,逢节日大典,则作会礼团拜之用。上海第一所穆斯林学校——务本小学,以及宣统元年(1909年)成立的上海清真董事会,均设于此。宣统三年(1911年),上海穆斯林成立的反清武装——清真商团曾设于寺内。

2000年5月,由黄浦区政府公布为黄浦区文物保护单位。

四、沪西清真寺

原名“药水弄清真寺”,又称“小沙渡回教堂”。俗称“老寺”。原址在普陀区西康路1501弄(药水弄)80支弄,1992年4月迁常德路1328弄3号。

民国3年(1914年)前后,湖北、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到沪做工的穆斯林贫民集中居住在小沙渡(今西康路)一带,由于宗教生活需要,由湖北穆斯林发起在药水弄租赁1间小屋,作为临时礼拜场所。民国10年前后,金质庵、马乙棠、蒋星阶与上海清真董事会拟定募捐2000元资助该寺,在药水弄内租地0.8亩,续租10年,建造清真寺。民国11年7月竣工,共建大殿3间、对厅3间、厢房1间。民国24年整修,大殿可容200人同时礼拜,庭院种植花草。民国36年,教长马人斌倡议募捐修建,并购置原租地产权。

解放后,该寺屡经维修。“文化大革命”后, 1979年恢复宗教活动。1990年,普陀区政府为改造药水弄旧区,决定在常德路拨地2.5亩重建清真寺。1990年7月4日动工,1992年4月竣工。新建的沪西清真寺,占地1650平方米,建筑面积1125平方米。它由双心拱门,扇形穹窿顶的两层礼拜殿为主体建筑,与两条走廊辅助建筑相衔接,宣礼塔高25米。礼拜殿分上下两层,配有男女浴室,讲经堂、教长室、会客室等。前后庭院各有彩色喷泉,院顶饰有6个拱形圆顶,3个装有新月标志。这是解放后上海第一座重建的清真寺。在重建过程中,普陀区政府,市民委、市伊协和各有关部门共集资约240万元,其中普陀区人民政府拨资160万元,市伊协出资70余万元。2009年为迎接上海世博会,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出资50万元对清真寺进行大修。

五、浦东清真寺

曾称“浦东回教堂”。位于浦东新区浦东大道吴家厅甲16号。创建于民国24年(1935年)。民国24年前后,浦东东昌路一带有回族穆斯林五六户,山东籍洪长金阿訇为方便该地穆斯林过宗教生活,在浦东烂泥渡租赁一间楼面,作临时礼拜场所。民国28年11月,洪长金租洋泾区五图调圩11号7块土地造屋5间建寺,租期15年。民国36年4月,经上海回教堂理事会与同心堂集资购下吴家厅调圩8丘、9丘两地地基约4亩,作为浦东清真寺基地,又委托李庆忠出面,同出租人协商,将两地东半段与毗连的调圩11号7块土地对换,使浦东寺连成一片,完整地属于寺庙。重建的清真寺有大殿、水房、殡仪间、教长室等建筑。1951年,成立清真寺管理委员会。“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寺一度改作学校。1984年,上海市民族事务委员会拨款重修。1985年6月,恢复开放。该寺殿前有开阔庭院,中有花坛。大殿可以容纳百人同时礼拜,大殿两侧平房,分作教长室、讲经堂、水房、办公室等。1995年1月,根据浦东市政建设规划,该寺迁至浦东新区源深路375号,筹备重建,占地1650平方米,建筑面积2250平方米,1999年3月建成。共集资429万元,其中浦东新区政府拨资300万元,市伊协出资129万元。2009年为迎接世博会,对水房、大厅、大殿进行改扩建,耗资85.6万元。

六、江湾清真寺

原寺名“景星路清真寺”。曾称“苏北回教堂”。位于杨浦区景星路302弄117号。创建于民国17年(1928年),当时江苏淮阴、泗阳的回族穆斯林聚居通北路一带,由淮阴籍杨永寿、杨永贞兄妹倡议建寺。杨永寿将其通州路义兴里20号住家楼上房屋作礼拜殿,由淮阴籍戴义恒阿訇主持教务。民国26年,八一三事变,穆斯林纷纷返乡避难,礼拜停止。直到抗战胜利,苏北籍穆斯林重返上海,公推金士鸿、金七福兄弟负责筹建清真寺,先后在杨树浦路长安里122号,保定路518弄104号作为礼拜场所。由哲赫林耶门宦周士钊阿訇主持教务,因是苏北籍回族穆斯林倡建,定名“苏北回教堂”。

解放后,苏北籍穆斯林来沪日益增多。1953年,集资买下景星路302弄290号平房2间,改作清真寺。1956年秋,周士钊阿訇赴宁夏回族自治区募款2000元,买下同弄117号平房2间,扩建清真寺。1959年7月,该寺与汾州路清真寺合并,改名沪东清真寺,周士钊阿訇续任教长。“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活动停止。1985年2月,整修清真寺,6月竣工,定名景星路清真寺,恢复宗教活动。

2003年,为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杨浦区区政府在市光路、政府路交汇处划拨2.5亩作清真寺异地重建,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出资1200万元建造了一座新的清真寺,占地2.5亩,建筑面积达1800平方米,2009年1月16日破土动工,2010年6月22日正式对外开放。因新址临近新江湾城,且历史上曾有一座江湾清真寺,异地重建后更名为“江湾清真寺”。

七、清真女寺

原寺址位于黄埔区西仓桥街,创建于民国22年(1933年)。上海的伊斯兰教妇女宗教团体——坤宁同德会集资开办一所上海清真坤宁同德女学,后改名西仓桥清真女学。民国34年8月女学恢复。

1956年,为配合河南南路拓宽工程,西仓桥清真女学迁至黄浦区小桃园街24号一幢石库门住宅内,改名“小桃园清真女寺”。1958年后,与高墩街“清真女寺”合并。房屋改作上海市政协少数民族学习分会。“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作居民住宅。1984年,改作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临时办公用房。1993年,上海伊斯兰教协会出资整修。1994年9月1日,清真女寺整修竣工对外开放。2010年为迎接上海世博会,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出资150余万元对清真女寺进行大修。

八、金山固定处所

位于金山区石化荔浦路135弄33号,2009年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出资54万元购买了金山区石化医药公司的一家保健品废旧仓库作为当地穆斯林群众的礼拜场所,此为上海市改革开放以来所新设立的第一处伊斯兰教固定处所,占地1600平方米,主要参加活动的穆斯林是以青海、新疆、甘肃、宁夏等地来金山地区经商务工的少数民族群众。2010年1月26日,金山清真寺正式建成开放,登记为固定宗教活动处所。